少年从军、英年捐躯
2019-02-08 07:48:00 来源:湖北日报
    据新华社合肥2月7日电(记者鲍晓菁)田守尧,原名田作龙,1915年生于安徽省六安县新安集田家墩一个佃农家庭。1930年4月,加入六安八区四乡少年先锋队,次年参加六安河西农民暴动。1932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5军交通队政治指导员。1934年11月参加长征,进入陕南,参加庾家河战斗,后任第225团营长。1935年4月被选为中共鄂豫陕省委常委,参加创建鄂豫陕苏区的斗争。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第78师师长,先后率部参加劳山、榆林桥、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
    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田守尧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第687团副团长,参加平型关战斗,负伤后仍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1938年春,任第687团团长,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
    1939年后,田守尧任第344旅副旅长、八路军第2纵队新编第2旅旅长、第5纵队第2支队司令员。1940年奉命率部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参与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
    1941年皖南事变后,田守尧任新四军第3师第8旅旅长,率部在盐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多次进行打击海盗、土匪、伪军和封建会道门的战斗,成功地指挥了郑潭口和响水口战斗,表现出一个高级指挥员的优良素质。
    1943年初,田守尧与新四军第3师参谋长彭雄等一批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3月17日,在赣榆县九里乡小沙东海面与日军巡逻艇遭遇,与敌展开激战,腿部负伤后仍顽强坚持战斗。彭雄牺牲后,他果断指挥大家涉水上岸,并以重伤之躯为同志们开路,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