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朱惠、通讯员陈克茂、彭海军)“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在“学雷锋日”前夕,武汉市江夏区纸坊第三小学组织该校留守儿童,在“知音小屋”与远方父母通电话,进行视频聊天,互诉思念之情。“妈妈,您和爸爸吃饭了没有?你们在上海工作累吗?我是在学校‘知音小屋’给您打电话。”四(5)班留守儿童王孜灏看到视频中的妈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一年与孩子见面仅两三次,所有重担都落在70岁爷爷身上。孩子性格较内向、缺乏自信,每每通过“亲情连线”与父母视频聊天时,他才感觉自己不再孤单。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爸爸妈妈,我想和你们在一起,我一定会听话的。”
从2014年学校开通“亲情热线”至今,五(2)班留守儿童熊慧已多次与父母视频通话。因家庭贫困,她的父母不得不加入外出打工行列,至今已有4个年头。熊慧和弟弟一直由6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去年,姐弟俩的爷爷撒手人寰,照顾两个小孩的责任全落到奶奶一个人身上。“爸爸,您和妈妈在广州还好吗?我们想你们了!”看着视频里的爸爸,熊慧笑了。“孩子!你长大了,也懂事了,我们很欣慰,你一定要听奶奶的话、听老师的话哟!暑假我们相约在广州见,好吗?”熊慧的父亲说。
据悉,纸坊第三小学约六成学生是留守儿童,每年“学雷锋日”以及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学校都会组织各班留守儿童,用学校专用电话或老师手机与远方父母通话、视频聊天,至今惠及近千个学生家庭。“这群特殊孩子情感较脆弱、缺乏自信,学校便通过‘亲情连线’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该校校长朱媞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