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未来已来,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2019-03-10 07:48: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小萍

    新中国成立之初,恩施乡村邮递员李正新每天挑着扁担送邮件。
    时光跨越70载,沧海变桑田。
    “现在,我坐在家里和朋友视频聊天。”今年春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范秉衡上门看望这位退休老党员时,提起“潮”生活,老人笑容灿烂。
    “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通信技术改变生活,我们从业者也有满满的自豪感、获得感。”3月7日,55岁的范秉衡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讲述他亲历的通信故事。
    “改革开放之初,城里使用自动拨号电话,农村使用‘摇把子’电话,全国电话总量只有214万部,普及率只有0.38%。那时候电报按字收费,价格昂贵,书信仍是人们主要的通信手段。”范秉衡说,1981年,他从邮电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通信技术员,维护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测量线路、维修供电线路、编制电信设计图纸等,这一干就是10年。
    10年间,他经历了自动电话交换由“机电”方式向“程控”方式演变,参加了固定电话的全国联网工作。这些新技术彻底改变长途电话需要话务员转接的人工方式,打电话变得越来越自动化。
    1991年到2000年,我国的通信业迎来大发展。
    “那时候,固定电话走入寻常百姓家,安装需求迅速增长,电话号码也从最初4位数增长至8位数。”范秉衡介绍,先是“大哥大”成为身份的象征,随后“BB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进入21世纪,手机彻底完成了从“贵族”到“平民”的转变,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海量的应用和飞速发展的网络使得智能手机迅速普及,订外卖、看电影、网购、出行等都可以通过一部智能手机解决。
    “移动通信网络从1G引进、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到5G引领,全程我都参与了。”范秉衡介绍,目前中国移动拥有16亿用户,宽带用户有1.4亿多,数量均为世界第一。为让老百姓有更好的上网体验,电信运营企业取消漫游费、长途费,已连续3年提速降费。2016年到2018年,平均资费分别下降36%、43%、61%,今年还要降20%以上,并实现用户自由携号转网。为充分发挥网络强国建设主力军作用,中国移动从2015年开始,陆续投入7500多亿元用于4G网、光纤宽带网络建设运营,光纤到户覆盖家庭住户4.2亿户。其中,仅湖北就投入了270亿元左右。
    “今年,我们将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工程,全力迎接2020年5G商用时代,探索万物互联。”范秉衡说,湖北移动已联合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方案解决集成商、工业制造商、能源企业、科研院校六大类产业链37家单位成立5G产业联盟,纵向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工厂、视频娱乐、工业能源、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北斗精准定位、智慧医疗八大领域应用。2019年,湖北移动将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2000个5G基站。此外,还将依托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建立本地创新孵化器,提供研发资源、资本对接、技术支持等创新孵化服务。“万物互联后,路灯能够随着时间、天气和环境自动调整亮度;电表可以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危险用电情况进行报警;垃圾桶装满时能自动提醒清洁人员打扫;停车场能通过手机App引导司机前往空车位,并自动结算停车费用……”范秉衡感慨,未来已来,打开手机,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