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造假也是一种腐败
2019-04-22 07:36:00 来源:湖北日报
    李思辉

    统计作假透支党和政府公信力,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而在高压之下依然屡禁不绝、顶风作案,说明在有些地方,依然信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那一套,这是权力滥用和扭曲政绩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通报指出,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阶段,吉林白城市下辖区县及相关部门要求企业填假数据,导致有关专业普查数据严重失实。(4月21日新华网)
    统计是科学决策的基础,统计数据不真实,可能影响决策质量,甚至造成重大决策失误。2016年,辽宁财政数据造假事件曾引发广泛关注,可不管是国家对统计造假的严厉打击惩处,还是造假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显然并没有让有些地方吸取教训、悬崖勒马。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系统更加严格,地方政府很难擅自更改数据。吉林白城市有关部门竟直接向企业下达任务,“指导”企业上报虚假数据。为了能在经济指标上比排名、要面子,在严格的法律和制度约束下,当地有关部门竟调动所辖的县区、工业园区及多地的工信部门、经济发展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如此肆无忌惮,胆大妄为,一些人是怎么翻云覆雨、作假成功的?为了达到炮制数据之目的,当地不仅要求大中型企业作假,甚至连一些个体经营户也不放过,工作如此“细致周到”,为什么不把这种精力用在抓经济、谋发展上?这种行为透支党和政府公信力,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而在高压之下依然屡禁不绝、顶风作案,说明在有些地方,依然信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那一套,这是权力滥用和扭曲政绩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政府部门在统计上弄虚作假,不是手段高明而是非常愚蠢。弄虚作假拔高了经济指标排名,但它与百姓获得感不一致,纸根本包不住火;要求辖区企业弄虚作假,企业和百姓都产生极大反感,政府部门何来公信力?投入精力真抓实干难免吃苦受累,改几个数字就能换来账面上的漂亮,“唯GDP”“唯数据”,在说谎和吹牛皮上乐此不疲,表面上是“算盘打得精”,实际上是捏着鼻子哄眼睛,迟早东窗事发,何等愚不可及。
    国家这么大,基础数据不靠下面层层统计不行,对下面报送的数据一统了之,不加严格审计、查检也不行。《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对统计造假违法行为明确了惩处措施,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绝不会被轻易放过。在统计上弄虚作假从根子上来说也是一种腐败,本质上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坚决反对统计造假,保持对数据的敬畏,就是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要杜绝“数字腐败”,必须进一步强化对统计造假的惩治追责力度,同时通过改进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官员考核评价体系,变“数字考核”为更科学的监督检查机制,铲除“数字出官”的土壤,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