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暖医”黄莹:老人夜里心慌难受 她提着心电图机火速上门
2018-01-19 12:22:00 来源:汉网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月18日讯(记者罗兰 通讯员成亚平 王晓辉 汤晗)黄莹的笑容让人印象深刻,她的笑是从眼睛开始的,真实自然,不是为了笑而笑。

身穿白大褂,手提医药箱,步履轻盈,黄莹经常穿行在这一片狭窄的街巷里。社区老人们说起这位31岁的女医生,总觉得她像小棉袄一样贴心,有的老人说:“我跟她见面比自家儿女还多。”

作为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汉水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黄莹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支持她走下去的是爹爹婆婆们感激的目光,大家亲切地称呼她“小巷暖医”。

81岁老人牢记“生命线”电话号码

位于轻轨太平洋站正下方的皮子街,过去是老汉口有名的船码头,现在是亟待改造的老旧社区。汉水卫生服务中心就在皮子正街菜市场旁边。

上周四是黄莹巡视社区重点人群的日子,第一站是住在解放大道358附4号筒子楼4楼的李玉彦婆婆家。81岁的李婆婆与40来岁的智障女儿相依为命,每日饭食都由社区安排志愿者送到家。老人右腿因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导致供血不足,一次外伤后伤口逐渐溃烂、发黑,发展成鸡蛋大小的溃疡面。黄莹为老人换了两个多月的药,创面一点点地在收缩。

屋子很小很暗,黄莹俯下身子凑近老人枯槁发黑的小腿,一边清洗着创口,一边提高嗓门问:“婆婆,疼不疼啊?”得到不疼的回应才继续往下操作。屋里弥漫着一股子怪味,黄莹却“充鼻不闻”。老人最担心的是截肢,黄莹包扎好伤口站起身微笑着说:“婆婆,烂的地方在收口子了,不会截肢的。您要多吃点加强营养才好得快,后天我再来啊。”

床边有一部红色座机电话,老人记不住长长的手机号,但她能一字一顿地说出汉水卫生服务中心的座机号码,这个号码是自己的生命线,能找到黄莹。李婆婆长年无法下楼,黄莹就是这个残破小屋的一缕新风,带来希望和安全。

婆婆心梗发作打她电话紧急求助

辖区独居老人特别多,如果没有家庭医生保驾护航,万一突发急症后果不堪设想。

昨天上午,仁寿社区的姚秋仙婆婆来汉找黄莹说:“前天在大医院打了封闭针以后头疼,血糖也升起来了……”

姚婆婆有20年的高血压、10多年的糖尿病,心脏也不好,但她很少主动去汉水卫生服务中心。黄莹根据姚婆婆的健康档案,经常打电话提醒她定时来量血压、测血糖。姚婆婆开始是硬着头皮去的,她没有想到,这么一来二去渐渐熟悉的黄医生,后来会救了她的命。

2017年8月10日晚上9点多,姚婆婆突然感到心慌憋闷,人一点力气也没有,可是她不敢出门,也不敢住院。惟一的女儿2013年意外去世了,外孙女也不在身边,老伴9年前查出慢性白血病,姚婆婆吃喝拉撒全靠自己料理。就算打了120,救护车绕进来也不容易。姚婆婆立即想到那个热心的小黄医生,她拨通了黄莹24小时开通的手机,呻吟着:“黄医生,我胸口蛮不舒服……”黄莹担心姚婆婆是心梗发作,便叮嘱:“您就靠在床上千万别动,我马上到。”很快,黄莹带着一名护士,背着医疗包,提着心电图机爬上3楼冲进姚婆婆家里,诊断发现是心肌缺血,黄莹立即给姚婆婆服下0.5克硝酸甘油,然后观察病情,直到姚婆婆症状完全缓解才离开,并叮嘱她第二天上大医院复查。随后,黄莹将姚婆婆的用药进行了调整,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2017年10月,姚婆婆的老伴也去世了,黄莹和姚婆婆之间的走动更勤了。姚婆婆逢人便说:“黄莹医生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啊!”

拉着家常开出了健康处方

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让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治疗与康复在社区完成,这是我国医改分级诊疗的大方向,但必须以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为前提。老年人多半是一身好几种病,黄莹5年医学本科毕业,多次到三甲医院进修,2015年拿到全科医师证,苦学技术为的就是“信任”二字。

巡诊中,她提醒高血脂患者做颈动脉彩超,结果发现血管内大斑块;患者主诉牙齿出血,她排除其他原因调整用药预防脑出血……无数次果断的处理,及时挽救了患者。汉水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晓辉介绍,5年来,黄莹团队签约居民近2000人,签约服务的187名慢性病老人,通过调整用药和健康教育,病情都得到很好控制。

上周三下午,易先生骑了15分钟自行车驮着母亲又来找黄医生。前不久,喻婆婆因为糖尿病足在大医院接受截趾手术,第一次来换药碰到黄莹,之后铁定要找她看。喻婆婆说:黄医生换药动作轻,不松不紧很舒服。喻婆婆没有想到,本来只是来换药的,结果黄医生跟她聊起了血糖,一测竟发现高出正常值一倍多。黄莹建议喻婆婆每晚补打一针长效胰岛素。经过一个多星期观察,确定了胰岛素“三短一长”的治疗方案,喻婆婆血糖平稳了下来。

团队成员张莉护士说,大家向黄莹学技术,也学与爹爹婆婆拉家常的功夫。

“平时多和邻居们聊聊天,下楼跳跳广场舞,天气这么好,您别闷在家里了,心情好血压才控制得好。”黄莹一边记录婆婆的血压,一边劝婆婆多出门运动。

“爹爹,我上个月来才给您装的一袋盐,这么快就见底了,这盐呀您一定要少吃,每餐只能半勺,您要管住自己呀!”黄莹径自走到居民家的厨房,打开盐罐子嘀咕起来。

聊着聊着,病情了解了,用药思路形成了,健康处方也开了。

39岁患者带着17岁儿子与她签约

现在,中青年人群有小病爱上网查,真有什么毛病基本也只相信大医院,身边的社区医院总是“过而不入”。可喜的是,黄莹签约服务对象的年龄段正在下探,39岁的石海燕就是一例。

去年3月,石海燕在大医院意外测出血压高,医生要求回家三天内继续量一量,她试着走进汉水卫生服务中心。第二天,石海燕就签了约,黄莹每隔1周会通知她来测血压,提醒她生活上多注意就不用吃药。随着身体状况的好转,石海燕让自己17岁的儿子也签了约。

家庭医生是国家推出的惠民工程,硚口区目前已成立99支家庭医生团队,该区常住人口数为86.49万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超过30%,重点人群签约率超过60%,黄莹就是这些家庭医生中的优秀代表,她让老人们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2017年岁末,她获得“全国百佳健康守门人”称号,并受邀在中国家庭健康大会上作演讲,这是对她坚守基层岗位的一份证明与回报。而年轻居民石海燕们的加入,则预示着家庭医生事业的希望和未来。

对话黄莹

她刚刚看完最后一位患者,送出门不停叮嘱要注意这注意那,临分手时很自然地拉了一下婆婆的手。

记者:很多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把社区医院当成拿执业医师资格证的跳板,你没有动过这个念头吗?

黄莹:当了家庭医生登门入户,才知道有些老人出门都难,有些病大医院不可能长期收治,其实是非常需要我们服务的,也许因为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吧,我从没有想过要离开。

记者:你有没有觉得累和委屈?

黄莹:辛苦我不怕,但委屈还是经常有的,但也正常。我们的工作模式是,通过义诊、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讲课等办法与居民见面,当时大家都配合签约,于是我们回来为筛查出的慢性病人填写3-4份表格,输入电脑建健康档案,可是等你再打电话或上门时,会有一些人因为不理解或嫌麻烦拒绝了,相当于我们前期大量工作白做。

记者:你的父母有没有心疼你,想到让你改行?

黄莹:他们都是一般工人,他们没有觉得当社区医生有什么不好。

记者:现在家庭医生工作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黄莹:第一要多宣传家庭医生的政策和职责,加深居民群众对家庭医生实际定位的理解;第二要依托大数据的优势,打通数据库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