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年:我们和春天一起等你们回家
2018-02-13 14:11:00 来源:人民网

回家过年家乡等着你

返乡创业沈阳欢迎你

沈阳日报重磅推出

“沈阳年·家的味道

迎新春三引三回特别报道

下面让小编带您一起速览特刊精彩内容

1739352450


我们和春天一起等你们回家

  □ 关 捷

  过年了,此刻沈阳城里一片吉祥的火红,正如你们记忆里的那样,不,远远超过了你们记忆中的模样。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家乡越是思念散居在各地的游子。在游子想家的同时,家乡更思念游子,家乡记得你们的模样,也想象得出你们牵挂家乡的衷肠。

  家乡沈阳,这座祖国的名城,以雄浑的历史,美好的今天与未来,多少年来,吸引了全世界的热烈目光。提起家乡,东北的名都,共和国的长子,那些辉煌的称呼,让你们身在他乡尽情享受一份光荣与自豪。然而,家乡最期待的还是你们回望的目光,家乡看到你们在他乡创造的骄人成绩,在为你们骄傲的同时,热切地盼望你们回来。月是家乡明,月也是家乡圆。家乡盼着你们回来一同团圆,山亲水亲人亲,天南地北的亲人携起手来共创家乡繁荣兴旺的千秋大业。

  在东南沿海,有好多闻名中外的侨乡,那是热爱家乡的游子们联手回乡打造的,那些侨乡,现在成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奇观。

  沈阳,我们的家乡,在新时代,她渴望成为这样壮丽的奇观。

  就在前几天,我采访了一位企业家。他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全国各大省会城市都有他的分支机构,而且,在南方的分支大都更红火。我问他:“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把总部迁到深圳?”他回答说:“我是沈阳人,我的兴旺应该与家乡人分享,我要为家乡多做一些。我不但不走,我还要让我的好多老乡回来,为家乡做实事。只有家乡飞起来了,我才会心里舒坦。”我也接到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位朋友的电话,“我们的沈阳现在怎么样了?我特别想她,我要回去做点教育方面的事情。”

  我听了,内心特别感动。近些年,我们常常谈情怀,我想这颗爱家乡,愿意与家乡一同飞翔的火热的心,正是一种可敬的情怀。

1916293031

引老乡回家乡,引校友回沈阳,引战友回驻地。“三引三回”正如火如荼,成了时下沈阳最突出的“年味”,并在全国各地不断发酵。沈阳正张开双臂,以空前的热情,欢迎各地游子归来,回到家乡,与家乡人民一同创业发展,让沈阳成为中国的最新骄傲。

  游子,家乡已经想念你们很久。

  春归大地,游子,我们和春天一起站在路口,翘首以盼,等待你们回家,共同迎接一个生机勃勃的“沈阳年”!


WX20180213-132524@2x


沈阳战友杨建桥在武汉

1844195226

▲杨建桥

  纵畅饮长江水

  也难舍黑土地

  “我是个菜农的孩子,不到20岁就从湖北到东北当兵了,年纪轻轻知道什么?是在东北当兵的15年,才成就了今天的我。”在沈阳、大连从军15年,湖北战友集团董事长杨建桥从毛头小伙儿成了军营一兵,又从普通一兵成长成为优秀的部队军官。

  提起“第二故乡”沈阳,他总是难掩激动,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是我成长的摇篮。”为什么要说“这里”,而不是“那里”?因为心底里,杨建桥一直觉得,沈阳不是别处,沈阳就是家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不,春节前夕,杨建桥又想家了。这个家不是他土生土长湖北的家,而是远在东北的沈阳。正是这割舍不掉,魂牵梦绕的沈阳情结,让杨建桥对从远道而来的沈阳市“三引三回”团队举全集团之力热烈欢迎,并下定了带资金和项目回沈阳的决心。

2301512731

  “说真的,非常想念,该回去了!”

  “我的经历很简单,就是两个‘15年’。第一个‘15年’你们都知道了,1978年,不到二十岁的我入伍参军从湖北来到东北,直到1993年调回武汉二炮指挥学院(现火箭军指挥学院)。回武汉,我又在部队工作了9年。我的第二个‘15年’是从2003年正是式创业开始算的,仔细想想,创业这条路,我已经走了15年。”

  “纵畅饮长江水,也难舍黑土地。至此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杨建桥在湖北武汉借《沈阳日报》这个平台,给东北的家乡父老拜年,我就要回来了!”


沈阳老乡许景涛在深圳

1849366203

▲许景涛(右上)全家福

回沈投资

是听到了家的呼唤

  “我是正宗的沈阳皇姑人,沈阳是我的根,回沈投资就是应家乡的召唤。”

  沈阳老乡、广州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港方董事许景涛说:“21年前,我27岁时和我太太一起来的深圳,当时我们还是男女朋友关系,在深圳共同打拼,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从出生我就告诉他们,沈阳是爸爸妈妈的家乡,也是他们的家乡。”

  许景涛说,沈阳“三引三回”这个平台特别好,让像他这样有沈阳情结的企业家产生了回家乡创业投资的冲动。“我有信心打造一个以沈阳为龙头的、辅射东北、甚至领先全国的环保产业,环境检测也要把东北带到最高水平,达到持续税收的同时,也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造福家乡百姓。初步在沈阳投入4—5亿元资金,后续将持续投入,把沈阳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

1917156324

“虽然沈阳老家已经没有亲戚了,但沈阳人都是我的亲人!”

在许景涛的心里,他对沈阳的情感无可代替。“在香港、在广东,看到沈阳人,听到东北口音,都觉得是亲人来了,真的特别亲切。”许景涛之前在投资城市选择时,也考察了国内多个城市,“但最终我还是坚持选在了沈阳。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战略上全方位考虑,沈阳都是我的投资第一选择。20年的商场征战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家乡是催我奋斗的动力,在外面有事业了才有脸面回去,才能为家乡建设出份力啊!”

之前一直忙于事业,许景涛和妻子也很少有机会回沈阳看看。“春节后,项目就要投入建设了,因为有这个项目,回沈阳的机会更多了。每年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在沈阳待着,这还让我蛮激动和开心的。回沈投资,是听到了家的呼唤。过年了,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拜个年,祝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沈阳有你我的共同努力会越来越好。”


沈阳老乡王宣澄在新加坡

1852312314

▲王宣澄(右一)

  我要在“大钻石”对面

  开家钻石奶茶店

  2月10日,在新加坡留学创业的王宣澄回到家乡沈阳过年。

  从桃仙国际机场进入市区,出租车路过沈阳盛京大剧院时,出租车司机风趣地说:“老妹儿,这是我们沈阳的大钻石。”王宣澄看着夜色中的“大钻石”,笑着说:“今年我就要在这个大钻石的对面开一家沈阳最好的钻石奶茶店,欢迎你来品尝呀!”

  家乡的味道,对于离家10年的王宣澄来说,就是一杯奶茶的味道。

2306147614

  从2017年开始,王宣澄就不断地往返沈阳与新加坡之间。

  她要实现一个梦想——回家乡开一家奶茶店。王宣澄说:“通过走访市场,我发现沈阳没有可以走向全国的国际化奶茶品牌,我要把新加坡最好的奶茶带回来。其实在海外创业真的很苦,我从到新加坡留学开始就一直做过兼职,家教、艺术老师、奶茶店店员、房屋中介……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曾经教印尼学生中文课程,一周三节课,每天教完我的学生后,我都会到我最爱的奶茶店,买一杯最大号的奶茶,带回家慢慢喝,那真的是一天的疲劳都在这杯奶茶里融化掉了!”

  2018年,王宣澄将投资数百万元在沈阳K11购物艺术中心开一间奶茶店。


沈阳校友李鹏在深圳

1942000618

▲李鹏

  那些在沈阳的故事

  那些在沈阳的老师和朋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友、深圳市中科伺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说起沈阳、说起母校,很激动:“好怀念上大学的时候啊,那时候还是在老校区,离北陵很近,那里简直成了我们学校的后花园。”虽然是甘肃人,李鹏说起话来还时不时有点“东北音儿”。

  “学校负责数学建模的单峰教授和朱丽梅教授大年二十九,特意到学校来,给我们几个同学每人一个过年的大红包。”李鹏说,“更感人的是,朱丽梅教授,是我们三人团队的带队老师,大年二十八那天,她打车走几十公里送来一台电视,让我们看春晚,让我们不至于太想家。这成了让我终生难忘的记忆。就在那个春天,我们获得了国际竞赛大奖。也正是老师们鞭策着我,一直沿着数学建模方向走到今天。”说到过年,这个“80后”大男孩有点哽咽。

  “我和沈阳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说到即将到来的春节,李鹏说:“在我心底里,这些在沈阳发生的故事,这些在沈阳的老师和朋友,永远是激励我修正人生轨迹的正能量。在春节到来之际,恭祝沈阳红红火火,师友健康幸福!”


沈阳校友刘铁君在上海

1933564193

▲刘铁君

  希望更多的沈阳企业走出去

  走到国际的舞台上

  沈阳理工大学校友、上海御胜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铁君高兴地告诉记者, “我收到了家乡沈阳的春节邀请,特别荣幸。2月12日我将飞回沈阳,参加沈阳市政府举行的活动,顺便看望姥姥、姥爷等亲人,感谢市政府给我一个春节回家乡的机会,特别温暖。”

  2018年,刘铁君希望在沈阳开办一家分支机构,办事处或者分公司。“目前,沈阳一家做有机大米的公司,产品非常好,但是营销推广有困惑,我们也希望可以帮助这家企业推广。同时,也在帮辽宁沈阳的一家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精准营销的方式,进行精准宣传,将政策、信息传递给用户。”


WX20180213-132541@2x


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掉魂

  传统八大菜系中并没有关东菜,后来有了“新八大菜系”,辽菜占有一席。

  锅爆肉(也称锅包肉)、贵妃香鸡、葱烧海参、干炸丸子、奶汁扒白菜、松鼠鱼……听着就齿颊生香,有的还上了国宴菜单。白肉血肠本是满族萨满祭祀的供菜,后来成一家团圆之菜。其实,在农村,年早就开始过了:冬至日杀年猪,所有亲朋围在炕头,等着酸菜白肉血肠热腾腾端上来。这就是年和福。还有那一道小鸡炖蘑菇,俗语说“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掉魂”,姑爷进门这天晚上,丈母娘做上一锅小鸡炖蘑菇,家里养的公鸡加上榛蘑,醇厚的鸡肉含着浓浓的菌香。

  夜饭“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缺一样,这顿饭就不“地道”、不“东北”了。吃完年夜饭,要吃冻梨。最纯正的要属冻秋梨,将普通白梨冰冻成乌黑色,硬邦邦的,砸地上都不会丝毫损伤。冻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吃了解酒、解油腻。还有冻豆腐,豆制品各地都有,唯有冻的东北才有、味最正……

  远在他乡的你,闻到香味了吗?

2300373514

 

最大的年俗是“归”

  年味儿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情”字,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过春节,其实最大的情就是“归”,穷也好富也好,都一样。看年年节前的交通就知道了,谁都惦记这个字儿。这就是最大的年俗。饺子随时都能吃到,但大年三十的饺子意义不同,全家守在一起“更岁交子”,意味着一起体会“一夜分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年节,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更会让离家的游子们懂得春节“情”意。


WX20180213-132703@2x


“年”龄

  □伏桂明

  “年,也老了。”

  记得以前,是孩子们盼年。过年了,有好吃的吃,有新衣穿,有压岁钱,能放鞭炮,还能见到想见到的人。从某种程度说,那时候,最大的年味就是孩子。

  如今呢,孩子对年的概念越来越淡,而老人盼年的情结却越来浓。

  他们真的真的特别期待这样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刻。子女在本地的,他们盼年,因为孩子们放假了,能集中陪伴自己几天;子女在外地的,他们更盼,因为孩子们终于回家了,这是他们最大的牵挂。所以,今天最大的年味,好像变成了我们的父母。他们,也像曾经的孩子们那样盼望“天天过年”了。

2307373527

从年味的变化上看,年是真的“老”了。对于这一点,我们当中一些人已然意识到,所以选择回归故土,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在沈阳日报迎新春三引三回特别报道《沈阳年·家的味道》中,有不少这样的游子故事。我的身边也有一些曾在远方的朋友,也是因父母回到沈阳就业,或创业。这算是新时代版本的“父母在,不远游”。

  但愿所有的游子都看到“年”龄的变化,满足我们父母“天天过年”的愿望。因为守候,可能是最好的孝道,可能是最好的“归”。而“三引三回”可能是“归”的最佳时机。


  请跟随小编

  一起来欣赏特刊版面

1739353650

1739354351

1739355051

1740066189

来源 沈阳日报

  记者 王远 周贤忠 韩冰 孙明鑫 樊华 杨博 封葑/文 王雁 安成浩/摄

  剪纸 冯元平

  年俗顾问 齐守成

  帅正、沈报融媒编辑 张一弛 孟德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