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从梁家河学什么?
2018-05-04 14:57:00 来源:人民网

又到五四青年节。

今天,坊叔跟大家聊聊“理想”——青年节,应该怎么度过?

近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编撰完成的纪实文学《梁家河》在西安首发,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梁家河,有大学问。今天,咱一起翻开这本《梁家河》,看看40多年前,青年习近平,咋走成长路?

图片 1

初心

从15岁到22岁,一位青年扎根陕北的小山村里,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

在梁家河村史馆的墙上 , 挂着一张村民欢送习近平去上清华大学时的合影 。 合影中, 和习近平一起劳动、生活的村民后生们,如今已经60多岁。

在梁家河这些“小伙伴”面前,习近平从未把自己当成一个“官”。2009年,习近平来延安调研,当年的“小伙伴”王宪平见到他,竟一时语塞,不知道该称呼“习副主席”,还是“近平”。倒是习近平首先开口说:“黑子!你比上次见面时胖多了!”

几多牵挂,几多深情,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1969年,不到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融入群众,融入乡村。两三年后,他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与当地人一样,把土豆叫“洋芋”,把馍馍叫“酶酶”。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他就跟着学,成了种地的好把式,“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2015年,习近平在英国伦敦时,回忆起梁家河:“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求真

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

到农村插队后,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一位来自北京的学生说自己有本《浮士德》,习近平跑了30里路去找他借,说:“借我看看吧,我肯定还你。”

当时梁家河不通电,入夜后,只有习近平的窑洞还透出一丝光亮。读书求知、追求真理、汲取力量,没有人知道,这微弱的灯光,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光明。

当年,梁家河很多人不识字。习近平提议办个扫盲班,得到了大家的拥护。“拉话”也成了课堂。说到中外历史、人文地理,习近平是主讲;拉起趣闻逸事、民间传说,社员当主讲。

“你别小看这一村的人,也是人才济济,给他们场合,给他们环境,都是‘人物’。”习近平说,“他们有很多让我敬佩之处。”在梁家河,许多人就是从那时开始,喜欢上了看书。

渐渐地,习近平住的地方成了梁家河村的中心。人们喜欢到他这里串门,和他谈天说地,听他讲历史、讲外面的新鲜事。

2

苦干

知青岁月,打坝造田是陕北常见的劳动。农闲冬季,炸冻土、掏土、夯土……体力劳动强度很大。

农历二三月,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回忆起劳动场景,社员梁新荣感叹,“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儿书生架子。”

对干活不惜力的习近平,人们竖起大拇指:“好后生!”在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前,习近平和乡亲们在梁家河一共打了四处大坝。1969年,梁家河玉米亩产400斤,坝打好后,亩产达到800斤。

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让人感到踏实,也充满力量。

在习近平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楷模

梁家河是一所学校,初心、求真、苦干,浇灌出宏阔的格局以及深切的为民情怀。

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吾辈青年当发愤图强,从梁家河汲取精神力量:

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梁家河》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细读全书,它不仅是青年的奋斗楷模,也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正如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所说,“我们要认真体悟其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中华复兴的梦想,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8坊工作室高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