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医生患心律失常 在家自医突发中风深度昏迷
2018-10-21 20:56:00 来源: 汉网

  长江网10月21日讯(通讯员 张姝 陈彦西)最近身体状况不错,而且自己就是医生,于是在家自行调整了抗凝药物用量,并没有按时监测凝血功能。85岁的退休医生刘爷爷因此突发中风,陷入深度昏迷,险些丢了性命。

  刘爷爷是一名退休的外科医生,有5年多的房颤病史,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维持治疗,每两周监测一次凝血功能。最近三个月,刘爷爷身体状况一直维持的不错,凝血指标也还好,况且自己就是医生,自认为对病情十分了解,便自行在家中调整了药物用量,也没有再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10月20日中午,刘爷爷突然晕倒在家中,并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症状。家人发现后,赶紧将他送往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就诊。

  刘爷爷被送至医院时,已经陷入深度昏迷。接诊的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邹洁仔细观察刘爷爷情况,迅速查体后发现其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病理征阳性,高度怀疑有脑出血。急查凝血功能结果显示INR数值高达10.57,头部CT证实刘爷爷左侧颞枕顶部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脑疝、右侧放射冠及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情况危急,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为刘爷爷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以维生素K1拮抗治疗,脱水降颅内压、止血治疗,并及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高级生命支持治疗,终于将命悬一线的老人救了回来。

  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邹洁介绍,房颤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容易引起血流缓慢、瘀滞,形成心房内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容易栓在脑血管里,造成脑栓塞。使用抗凝药物治疗,能降低心律失常患者卒中和栓塞的风险,但是服用过量,容易因过度抗凝导致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定期抽血化验进行监测。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军提醒,心律失常患者需高度警惕和预防脑中风出现的风险,在服用抗凝药物时一定要注意按时监测,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合理用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