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益播报
公益汇
爱心汇
进社区
爆料官
公益咖
武汉慈善
希望工程
武汉残联
创新创业
见义勇为
新闻
娱乐
旅游
武汉晚报
食品安全
法治武汉
退休学堂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子女就学、公益性岗位、小额贷款……一项项政策精准“滴灌”到户
2022-08-17 14:24:00
来源: 马鞍山发布
调整字体
分享
“多亏了村里帮忙开闸放水、疏通沟渠,我家的20亩水稻终于有救了!”8月12日,在含山县铜闸镇西河村,看着清洌洌的河水汩汩地流入干涸的稻田里,站在田埂上的贾启光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久旱逢甘露,这样的场景,对于贾启光来说,已不是第一次。曾经的他,因肢体残疾、家境贫寒,生活非常艰难。但低保、残疾人补助、子女就学、公益性岗位、小额贷款等一项项政策精准“滴灌”到户,让贾启光重燃生活希望。他养了200只鸡,还在今年4月承包了20亩稻田,日子越过越好。“等到水稻丰收,今年我家人均收入近2万元。”贾启光说。
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8年持续奋斗、5年脱贫攻坚,超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我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但脱贫成果如何巩固?如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怎样才能让农民群众收入可持续、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近两年来,我市坚持系统性、长远性谋划,立足本地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谋实策、出实招,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场场甘霖,一滴滴雨露,滋润着百姓的心田。
强化监测帮扶
守住底线严防返贫
“天热,鸡舍里储水储料了吗?”“疫病防治和环境消杀要做好!”“还有啥困难?”8月16日,骄阳似火,和县石杨镇绰庙社区网格员刘骏来到脱贫户张梅的家中,仔细询问畜禽养殖情况。
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我市持续巩固“四级书记抓振兴”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全市合力促振兴”的责任落实机制,深入推进“五大帮扶”工作,出台有效衔接“1+48+N”配套政策,选派141名驻村干部,实施“1+3+1+1”定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活动等,领导体系、责任体系“无缝对接”,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全域统筹”,蹄疾步稳推进有效衔接。
为了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我市建立起县镇村组“四级网格”监测体系,选聘5252名网格员,分工到村、包保到户、检测到人,织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网;拓展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实施“月比对、季研判”预警监测,创新“村查镇审市县复核”监测排查机制,推行“一查三帮四清”常态化走访,全面打通帮扶“最后一公里”。
政策兜好底,日子有底气。我市始终坚持精准发力,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和社会保障等衔接政策,对920户监测对象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对13652户脱贫户实行差异化帮扶,确保全市未出现一户返贫致贫。
聚力产业发展
助力持续稳定增收
夏尽秋来,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官塘村的生态农场里正进行着一场“转换”。绿油油的黄瓜、金灿灿的黄桃早已销售一空,富硒辣椒秧苗正被栽入18亩土地中。“冬天,我们还打算养鸡,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新峰表示,今年年底农场收入预计可达25万元。而脱贫户段明悦干一天活,收入一百元,也在农场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我市始终盯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深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帮扶、小额信贷、稳岗就业等工程,大力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让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实现稳定增收。
如今,在含山县,15个村、616户脱贫户聚力“含山大米”全产业链发展,太湖村、潘村等走上了文旅、农旅融合之路;在和县,以台创园“一个核心区”为引领,以历阳粮食、西埠麻油、善厚种业、石杨农旅“四个产业区”为支撑,蔬菜产业、畜禽产业、涉农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在郑蒲港新区,瓜蒌、菊花、石斛等产业风生水起……
培强扶优消薄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穷家难当,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培强扶优消薄”工程,以脱贫地区为重点,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实施“金菜地”工程,推广“一业联百社、百社带千户”蔬菜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村均增收超10万元;通过“金稻渔”工程,发展稻虾种养基地2.3万亩,村集体每年按照持股金额10%获得固定收益;“金土地”工程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通过流转集中、适度改造、拆零并整、挂网发包、溢价分红等方式,推动改造提升土地4800余亩……一个个“金字号”工程已然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管用招数”。
博望镇11个村开起了公司,当起了“合伙人”,以“小城投”之力,承接项目、发展产业、拓展“工业飞地”,让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0万元;郑蒲港新区19个村联营抱团发展瓜蒌产业5000多亩,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2300多万元……“抱团发展、村企联营、飞地发展”等“6+X”发展模式正结出一个个硕果。
记者 邓婷婷 通讯员 谢召明
编辑:王心怡
校对:傅中平
审核:江勇 戎小平
上一篇:
2022年第二批省生态环保督察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下一篇:
市政府召开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
为你推荐
公益播报
公益汇
进社区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22-08-17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22-08-17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22-08-17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22-08-17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22-08-17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22-08-17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22-08-17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22-08-17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22-08-17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22-08-17
市民文旅大讲堂16日开讲啦 跟你说说旅途中要注意的事
2022-08-17
从今天起,请叫他们“小水杉”,25万武汉军运会志愿者有了昵称
2022-08-17
党纪法规知识竞赛上线“斗鱼”直播,“廉洁宣传”平台多形式新
2022-08-17
10万人次参与 武汉16家图书馆接力"阅读马拉松"
2022-08-17
这堂党纪法规教育课在斗鱼直播 2.7万人线上参与
2022-08-17
BRT各站电梯19时停运,网友建议:晚停半小时
2022-08-17
7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大悟革命老区
2022-08-17
73个“军体联国家代表队”齐聚武昌,这个迷你“军运会”好燃
2022-08-17
新“瞪羚企业”可获无偿资助,武汉将出台系列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22-08-17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22-08-17
热点推荐
1、400年汉剧焕发新活力 央视戏曲频道专题聚焦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2、"中国好人"公交780路司机李福斌:"他让我看到了武汉人的热情与友善"
3、好开心!35名留守儿童游东湖找“课文里的小动物”
4、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全线贯通,6车道,人行道在堤顶,能看江景
5、肤白貌美大长腿!这群白衣天使今天刷屏网络……
6、老公cosplay护士妻子 帮忙招募献血者
7、"国际护士节"前走进武汉特殊病房 看到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
8、巴基斯坦留学生要带“汉派讲解”回家乡
即时新闻
1、铁路用心服务 让旅途更顺心
2、党建引领 共促发展|Transn传神与华英证券联合党建交流会
3、张祥安在全市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会上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周东明章松出席
4、张祥安在全市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如期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庆提供有力体制机制保障 周东明章松出席
5、吴锦强调:高质高效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荆州
6、马鞍山首创水务:筑牢安全屏障 全力做好“五一”供水保障工作
7、市委常委会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开班式
8、我市举行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武汉
1、湖北武汉新洲区: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
2、湖北新洲: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3、赏菊好时节,武昌区街头菊展邀您共赴菊花盛宴
4、秋意浓情,盛惠感恩:永旺梦乐城武汉江夏一周年庆盛启!
5、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在武汉开幕
6、聆听英雄回声 感受红色魅力!《铁血忠魂忠魂曹官记》在汉首发
7、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将于10月17-18日与在武汉举办
8、广隆蛋挞王武汉旗舰店盛大开业--广府美食,江城绽放
站点地图
网站建设
qq:34037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