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披绿装
2023-01-18 11:49:00 来源: 攀枝花日报

一期矿山迹地生态修复后的鸟瞰图。

近日上午,在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迹地生态修复区域内,管护人员正忙着对乔木、灌木等植被进行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如今,苗木成活率达95%,曾经的荒山披上了绿装。

据了解,2017年以来,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争取并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开展了一期、二期矿山迹地生态修复系统治理430亩,通过生态防护与景观打造相结合,建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护区通过坡体加固、坡面挡土、表土稳定等工程技术手段,有效防护脆弱山体,防止水土流失,累计修建堡坎1.7万立方米、排水沟2200米,回填种植土14万立方米,施撒底肥105吨,确保苗木当年成活率、大苗木保存率90%以上。项目完工后,保护区矿山迹地生态修复区域内继续实施动态管理、逐年验收,通过补栽补植、全林控草(除草)、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措施开展了三年的精心养护,苗木成活率如今已达95%。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护区始终坚持“适地适树、近自然、立体修复”原则,选取耐干旱贫瘠、半乡土化又极具热带南亚热带特色树种,高标准营造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立体搭配的生态复合林。截至目前,共种植乔木2万株、灌木130万株、地被14.5万平方米,丰富生态功能和物种多样性;配套建设消防水池3处、廊亭等文化设施3处、公共厕所1个、生态停车场1个,新(扩)建公路2300米、人行步道1030米,提升基础设施功能,兼顾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

与此同时,在植被恢复的基础上,坚持“被动守护”变“主动修复”,严格保护保护区内、项目区周围原有生态和自然资源,不破坏一草一木,持续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和丰沛的金沙江水资源,建设162千瓦光伏提灌站,提水至海拔1650米水池,实现每小时抽水26立方米,并配套“一级主干、二级分管、三级喷淋”综合灌溉管网系统23.5千米,有效缓解高海拔旱季用水难题。(李欢 记者 吴晓龙文/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