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本土新动能 构筑发展新优势
2023-02-03 09:27:00 来源: 马鞍山日报

2022年以来,我市围绕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全力支持和培育发展环境,做好“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转化创新成果”三篇大文章,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强化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新高地,发展动力不断被激活。

培育创新主体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日前,由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安徽省标准化创新中心联轴器项目成功获批,这也是我市唯一被列入首批安徽省标准化创新中心的项目。

泰尔重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泰尔重工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数智”赋能,从单一产品逐步发展到拥有核心备件、核心设备、激光再制造服务等六大业务板块,实现了从行业“跟跑者”到“领跑者”的精彩嬗变。

泰尔重工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我市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布局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创新型战新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80余家。同时,我市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聚焦医药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等领域,抓好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培育,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高技术制造业企业140余家。

市发改委产业和高技术发展科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市将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点,全力抓好集群创建升级,力争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创建成功,高端数控机床产业试验基地完成扩容更名,全力推进节能环保、绿色食品获批省新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

搭建创新平台

积蓄产业发展“新动能”

卡塔尔世界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赛场内外闪耀着诸多中国元素,其中场馆附近部分冰激凌售卖机用的制冷设备,就出自马鞍山。这些设备是由慈湖高新区一家名为马鞍山诺卡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创立企业生产的。该公司位于慈湖高新区众创空间,是一家空气源热泵复叠式双级高温机和空气源热泵冷暖热水机生产研发企业。

创新创业平台加持,慈湖高新区创新创业百花争艳、气势如潮。“2022年,慈湖高新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拥有市场主体达4598家,较上年增长13%。”慈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欣喜地告诉记者。

为让更多“科技苗”长成“壮硕果”,我市加快产业创新平台和双创基地建设,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2022年度,我市共有5家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组建,2家省工程研究中心通过认定,予以验收。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发改系统省级以上产业创新平台共37个,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23家。

市发改委产业和高技术发展科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以产业发展需求为落脚点,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和“1+3+N”产业融合集群升级版布局,推进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同时,持续推进慈湖高新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谋划举办“双创”系列活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转化创新成果

强化产业发展“新支撑”

2022年,宝武马钢依托“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轨道交通轮轴工程研究中心,突破车轮“卡脖子”难题,研制的国产化B型地铁绿色环保车轮,已实现商业化运营。截至目前,由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发产品——B型地铁绿色环保车轮安全载客运行超过3.3万公里。

科技成果落地生“金”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我市积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2022年为马钢矿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皓元药业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中钢天源和飞马智科两个新兴产业专项争取到创新类政策资金超1900万元,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资金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一批重点企业在新工艺、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中钢矿院依托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完成了低成本四氧化三锰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一种可以产业化、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四氧化三锰生产新工艺。科达新材料依托省级高性能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多款硅基、碳基、钛酸锂负极材料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市发改委产业和高技术发展科负责人介绍,聚焦制造业三年倍增,我市将组织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汽车芯片、高端仪器、高性能材料等关键核心领域,组织企业申报实施产业链协同攻关项目,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示范工程,开展重大产业创新。此外,依托宝武马钢、安工大、在马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

记者 邬刚 通讯员 陆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