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四川泸州启动了全市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试点小区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处置的?3月24日,记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恒大御景湾和纳溪区宛平公馆两处试点小区,现场了解垃圾分类治理成效。
居民分类 物业收集
小驿站发挥大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在家里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拿到固定地点投放后,小区变得更干净了。”恒大·御景湾小区的业主刘厚元向垃圾分类投放柜投放了纸箱后,乐呵呵地用积分换取了肥皂、垃圾袋等生活用品。他向记者介绍,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他和家里人的垃圾分类意识已经提高了很多,小区其他地方虽然没有了垃圾桶,但是变得更干净了。
以恒大·御景湾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为例,该小区以楼栋为单位,组建成立由社区网格员、小区党员等10人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小组,并利用小区共享空间打造了垃圾分类文化角和环保驿站。同时,在小区坚持“居民分类、物业收集”原则,物业服务企业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与业主建立良性联动,积极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各项工作,实现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定点投放 定时收运
防止垃圾二次污染
在宛平公馆小区,则依托“红色物业”的理念,以党建为引领,在小区开展撤箱并桶、分类投放、精细管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将垃圾分类写入了小区临时公约。社区志愿者、小区楼栋长等组建宣传力量,在小区大门设置宣传点位,定点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物业科学布局,以方便业主为基本原则,在小区多处设置生活垃圾定时和误时投放点,物业保洁人员每天八点前将经过分类的垃圾收运至小区垃圾清运接驳点,由垃圾直运车定点收集,收运车辆按照规划的收运路线,直运至焚烧发电站,进入垃圾末端处理流程。这样既实现了定点投放到定时收运的有效衔接,防止垃圾二次污染,又做到了生活垃圾“不落地”“不过夜”。
下一步,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积极探索“红色社区+物业”服务模式和协商议事会,增强社区、物业行业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提高社区居民议事协商能力,实现垃圾分类多元共治、居民自治,达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楼,一楼带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