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燕网讯7月23日傍晚,被暴雨“洗城”后的北京有些湿热,夜幕缓缓落下,长安街上依旧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融创英苗助学团队带着8个走出贵州深山的孩子完成北京之旅,临行前,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温情的告别会。
“你们需要什么,叔叔阿姨都会尽力给你们,但我们给不了知识和本领,好吃的东西、漂亮的衣服,这些别人都可以拿走,唯有知识和本领别人无法跟你们分享,它将终身属于你们。”义工发言环节,董然接过话筒,第一句话就哽咽了。
董然是来自全国8个城市的10位融创义工之一,4天的陪伴,让这位“临时妈妈”和孩子们留下了难舍的情分,分离当晚,她“眼睛都哭肿了”。
芳武小学8个孩子在北大留影
8个深山孩子的首都之旅
早前,融创英苗助学团队爬山涉水,深入贵州黔东南剑河县,将芳武村的8个孩子和芳武小学唯一的教师王文艾接到北京参观。对于这些最远没出过剑河县的孩子们来说,进京的每一步都是人生头一次。
7月20日傍晚,芳武小学师生乘坐的航班降落在大雨滂沱的首都机场,融创义工们早早地等在了出口。来自重庆的义工冉维和小敏(化名)“见面第一眼就对上了”,分配房间时,小敏被安排和其他义工一起住,却回头望着冉维,眼神久久不肯移开。冉维见状,主动和融创工作人员沟通,申请全程照顾小敏。
7月21日—7月23日,融创助学团队带领芳武小学师生畅游北京城,在比如世界体验“职业范”;徜徉科技馆,领略自然与科技的神奇;漫步北大未名湖,听寒门“状元”讲述逆袭经历;凌晨5点到天安门,目送国旗庄严升起;穿行故宫之间,感受历史遗迹的古典气息。
芳武小学孩子们游历北京
朝夕相伴的点滴缩短了大人和孩子的距离。在中国科技馆,杨杨(化名)指着定位手表问来自杭州的融创义工薛小志:“这个手表能不能跟你打电话,我把姐姐的手机号记下来,以后跟你联系哈。”。
“当时心里就不行了……”,薛小志发现,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4天的北京之行让孩子们和义工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关系更加融洽,而她还记得刚来北京的时候,杨杨对她不理不睬,“一副霸道总裁的样子”。
志愿者教孩子们弹钢琴
7月23日清晨5:04,“小手”挽“大手”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的升旗仪式。2分7秒,国歌奏响3遍,活蹦乱跳的孩子们突然严肃起来,面向国旗伸出小手敬礼。这一神圣的时刻,或许已悄然在孩子心底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聚散总有时。晚上的告别会,除了融创助学团队与义工们,不少北京爱心人士也慕名而来,为芳武小学师生践行。活动结束后,王女士在朋友圈更新了动态:“孩子们,请珍惜和记得这短暂的时光,这些宝贵的时光片羽,是你们人生的宝藏,会织造成足以让你们抵抗未来困难的铠甲”。
王文艾代表芳武小学全体师生感言,“感谢融创,感谢每一位爱心人士的帮助,让我们第一次坐了飞机,第一次来到美丽、繁华的北京,这份关爱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
“走心”的公益没有尽头
实际上,此次公益之行并非偶一为之。去年5月,融创中国组织数十人公益团队进山支教,通过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把山外的“新奇世界”告诉山里的孩子。
“自从去年你们过来以后,孩子明显开朗、自信不少,学习态度也积极很多。”王文艾经常被孩子们问起“叔叔阿姨还会来吗?”他的回答是,“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叔叔阿姨还会来的。”
去年融创助学团队资助芳武小学,也是这个“与世隔绝”的苗族村寨第一次接受外界支援。如今,“英苗书屋”和体育用品已经成为孩子们看书学习、运动健身的“良师益友”。多媒体教室让孩子们可以看到城里的名师授课,同时减轻了王文艾很多教学负担。
比起单纯的物资捐助,融创助学团队认为,只有通过持续的爱心行动,把温暖送到孩子们内心深处,才算是“走心”的公益。
孩子们进京吃香喝辣,感受花花世界,会不会有落差,甚至被当成大人们释放爱的工具?融创英苗助学活动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能一直关注下去,让孩子们不是开心一下就完了,而是给予他们希望,公益绝不是一次两次的。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星,希望大家用自己的星光影响更多人。”
来自天津的义工王晓霞两次参与融创公益行。去年从贵州支教回来,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辞职,全身心投入公益。如今,她果然“裸辞”,正筹备创立一家NGO(民间公益组织)。“靠一个公司或几个人很难坚持,非常感谢融创提供公益的平台,汇聚更多爱心人士支教,就像这次助学活动的主题—小小的爱也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