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业主与金马大厦的23年
2016-08-07 10:44:00 来源:长江网-长江日报

  记者汪文汉

  湖南长沙的文亮,听闻“金马大厦年底有望复工”的电话时,竟有些不敢相信,“我和它不离不弃23年了”。位于汉口武胜路50号的金马大厦,被称为武汉“最牛烂尾楼”,“烂尾”多年,今年有望启动续建工程。

  文亮回忆说,1993年底,他当时担任海南华昌企业集团公司的法律顾问。有一天,该公司老板带他到海口市海甸岛沿江三路,指着一栋别墅说,这是金石公司老板文明的别墅,他出了车祸,希望文亮全权代理处理投资金石公司的2000万债权一事。

  “没想到的是,我竟然和金石公司老总同姓,他来自荆州石首,我是来自湖南长沙。”文亮说,从那时起,23年来,文亮先后从长沙到武汉来回奔波200多次。

  拥有部分产权

  1994年,文亮作为海南华昌企业集团的法律顾问正式接手对金石房地产(湖北)有限公司的2000万元债权处理。当时文明20岁的儿子文艺接管公司。文亮很快发现华昌公司和金石公司均面临债务危机,便果断决定自己接管华昌公司的部分债权债务。

  1995年,文亮以自己参股的长沙甘露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名义接受海昌的资产债务。2013年文亮又注册了宁乡楚风农庄有限公司,宁乡楚风农庄以兼并形式继受金马大厦资产权益。

  1996年,文亮申请湖南高院执行对金石公司的债权。并把目标对准武汉金马大厦,当时该大厦还在建设中。1997年10月文亮申请法院查封了当时已封顶的金马大厦2、3、4、5、6、28共6层。

  这一查封竟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更多的法院查封纷至沓来。此时金石房地产公司已更名为金马房地产,当时的负责人文艺原本已办妥预售楼证拟卖出部分期房以确保大楼竣工,法院的查封导致了后续资金链断裂,金马大厦于1998年初全面停工。

  拍卖变现不成

  2001年8月,湖南高院和海南高院依法估价处置了所查封的金马大厦房产,并通知武汉房产局协助过户。文亮用其中的3、4、5三层清偿债务,自己留下了2、6、28三层。

  2005年7月,武汉中院下达民事裁定书,确立了文亮对金马大厦3层楼房产的产权。

  历经多次查封和拍卖,目前80%以上的房产权属集中于武汉中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武汉长三角集团公司以及文亮的楚风农庄。

  文亮原打算卖掉3层楼产权。2005年9月,文亮与湖北华中拍卖公司签订了委托拍卖合同,约定底价1200万元。原本中惠公司打算收购这3层楼后进行打包改造,由于其他债权人介入,收购中止。

  2007年10月武汉举行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文亮隔三差五来武汉,他原想借城运会机会促成该楼房复工,仍是一场欢喜一场梦。

  希望政府介入

  拍卖不成,文亮把希望寄托在项目复工上。文亮先后协助起草了多份不同版本的“合作续建金马大厦协议书”,试图促成三大债权人合作续建。

  2012年5月28日,武汉中惠公司、武汉长三角公司和文亮,聚齐在武汉长江大酒店的三楼会议室。为了续建金马大厦,武汉长三角公司一负责人注册了项目公司——“武汉鸿菘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三方签署了合同,其他两家把拥有的金马大厦资产权益转让给鸿菘公司。

  中惠公司以总价5800万元转让其权利,文亮以1200万元转让其权利。签字完成后,鸿菘公司支付给中惠公司300万元签约保证金,支付文亮100万元签约保证金。

  文亮说,不知道什么原因,鸿菘公司没有继续执行协议,续建当然更谈不上。

  2012年至今,一拖又是4年。

  “那是我的全部的家当”,文亮感叹。

  文亮建议,如果三家都无实力牵头续建,建议政府出面招商引进一家有实力的开发商或政府收购改为保障房。目前金马大厦周边在售的二手电梯房售价已经达到1.5万元。如果金马大厦改造成功,售出全部房屋,以1.5万元均价测算,则总收入将达到近5亿元。剔除收购成本,项目尚可盈利。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