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为官不易”喊打喊杀
2014-10-13 10:27:22 来源:汉网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随着反“四风”力度加大,随着党内党外对党员干部监督标准的不断“加码”,有一种“官不聊生”的说法悄然而兴。一些干部对此有共鸣,认为“管的严了,当官不易了”,当官当的“委屈”。(新华网,10月12日

前些年,伴随着宋丹丹“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的调侃,很多人在感叹“××真不是人做的”,这个“××”,可以是学生、老师、农民、军人等普通人,也可能是明星、企业家等看上去风光无限的成功人士。

那时,很少有人会把“××”替换成官员或者公务员。因为在人们的定势思维里,官员就意味着权力,意味着财富;就算是普通公务员,不仅工作稳定、福利优厚,而且工作清闲,“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可说“是个人都能做”。

因此,在十八大后有基层官员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后,很多人理所应当的表示了鄙视:什么叫“为官不易”?你看天下哪一行容易了?什么叫“血汗钱”?那都是流血流汗才能挣到几个小钱!可你们,呆在空调房里,电脑开着,双休放着,还有不菲的福利,还敢说什么“不易”,矫情!

网民的这种反应,不难说没有合理性,但如果说抱怨“为官不易”就是矫情,就是破铜烂铁,就该滚蛋,似乎又过于刻薄。众所周知,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一系列具体细致的禁令接踵而至,公务员的各种福利被大幅削减,广大基层国内公务员的利益确实受到了侵害;而目前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施行于2006年,相应的标准一直没有得到提升。至于近10年来,社会的物价、房价和工价涨了多少,可说是有目共睹。换句话说,公务员的收入没有赶上时代发展的节奏,甚至反而被削弱,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目前我国约有700多万公务员。他们能否爱岗敬业、在岗在职,关系到国家的治理体系与成效。如果说反对“四风”、规范权力行使、强化问责机制是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那么,不容忽视的是,公务员待遇本身也是公平正义的一部分,否则,这个群体士气低落、人才流失,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未必是好事。

世上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但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在强调公务员应该恪守职业道德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反对腐败和保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面对“为官不易”的感叹,没有必要劈头盖脸的一阵谩骂,而应该给予必要的尊重和理解。(周文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