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扶不扶”还要纠结我们多久?
2015-09-14 09:25:58 来源:汉网

一则“淮南女大学生称扶老太被讹,征集目击者以证清白”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昨天下午,小袁再次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采访时说,有两名目击者曾联系了她,其中一人最终拒绝出面作证,另一人已配合警方作了说明,并公布了现场照片。双方当事人向记者坦言,他们都感到压力很大,希望警方能尽快还原 事情真相。截至昨晚,淮南警方仍未公布此事调查进展。(9月11日 新浪网)

前两天,河南老人倒在雨水中,因为无人搀扶窒息死亡的事件,网络上再一次引发了一场全民大反省和思考。公众普遍认为,“河南老人”事件,让中华美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将面临一场“严酷的考验”。而这起事件刚过不久,又出现了一起“淮南老人”事件,再一次冲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无论结果如何,“扶与不扶”这个纠结的话题还要纠结我们多久?公众在纠结什么?除了公众谁还在纠结?

要回答清楚这三个问题,就要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公众在纠结什么?“扶不起”并不是公众的普遍心理,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气话。社会的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加快,促使我们有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但也在丢失最初的单纯质朴的美德。当新闻报道出好心人被讹的事情,公众最初的美德和个人利益就起了严重的冲突。如果不扶,内心的愧疚会折磨他们,如果扶起来,被讹的风险将由他们自己承担,因为讹诈的人是不会得到任何惩罚的。

很明显,除了公众,法律和执法人员是最纠结的。我国目前在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几乎是空白,迟迟未来的法律在无行中为见义勇为画上了一条红线。许多国家都有关于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奖惩机制也都十分明确,而我们偏偏没有,难道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美德十分的自信,而不需要法律的保障?很明显,完善这方面的法律迫在眉睫,因为它已经在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法律不纠结,执法人员就能依法办事,又何来纠结?

可见,我们纠结多久,关键还是在于法律还要纠结多久?某些法律的研究者们似乎对道德十分的自信,他们认为优秀的中华美德是不需要这些法律,因为这些法律会降低中华民族的格调。但是,他们忘了,能否制定出优秀的法律是检验一个民族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文/危崖听雪)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