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浪狗岂能一埋了之
2015-09-28 21:34:25 来源:汉网

近日,一组名为“兰州财经大学保安活埋校园流浪狗”的图片在网络引发争议。网民迅速形成两派,彼此口诛笔伐:有人认为他们藐视动物生命、残忍虐待动物,斥责保安“不人道”,并为在校园中及时救狗的同学点赞;有人则为学校和保安鸣不平,称此前曾发生多起流浪狗咬人事件,学校不得已对流浪狗进行了“灭亡式”处理,这实际上是为了维护校园安全。

如果是简单的口水仗,恐怕永远也争论不出一个结果。我们不妨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要想妥善地处理,又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目前是否具备?不具备的话,又该怎么办?

发生活埋流浪狗的时间,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对流浪动物的处理与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可依、无规矩可照搬,继而造成了类似于兰州财大保安这样简单、暴力的处理方式:一埋了之,快速直接。殊不知,这样的“完成任务”,固然“快准狠”,但的确漠视了动物的生存权,更何况狗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灭而埋之这样的做法,想想总是于心不忍。况且,也不是所有流浪狗都有攻击性,因为一两条狗咬人就把所有的狗都杖毙甚至活埋,终究难逃暴力、血腥的嫌疑。

但是,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只是站在道德的高度,对当事保安强烈谴责一番,自己却并不能想出绝好的办法去处理类似事情,那实质是和活埋流浪狗的保安并无多大区别的。在我们缺少正确的处理流浪狗的方法之前,将十几只没受过检查的流浪狗随意任其在校园内溜达,的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面对多次咬伤师生的流浪狗,听之任之,让广大师生继续置于可能的危险之下,这岂不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漠视生命?而且漠视的还是人的安全和生命,这就更加说不过去了。

其实在活埋之外,学校完全可以调整流浪狗的处理方式,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种办法是完全可行的:其一,对所有流浪狗进行集中的“体检”,健康的继续留下,并定期进行观察。试想,几只可爱的小狗,在象牙塔内悠闲地踱步,或许可以成为校园一景呢?检查出携带有“狂犬”病毒的狗,可以采取稳妥的方式予以消亡;其二,可以试着集中送往流浪狗救助站,此方式的前提是本地或者附件有具备条件的流浪狗收容场所;其三,既然那么多人士爱狗心切、对杀狗深恶痛绝,那么他们是否可以主动站出来,到校认领这些流浪狗、给他们眼中的宝贝一个好的去处呢?其四,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应该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流浪动物保护机制,让人们有责任、有渠道去正确处理流浪动物,而不是想着去暴力杀害动物,也不是大骂一番以后高高挂起、不管不问。

以上诸种办法,前三种在短期内切实可行,最后一种从长远看才是根本保障。如果能择其善者而从之,那么既是狗之幸,也是人之幸。 (文/ 漠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