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无论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资产阶级政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只要你执政,都摆脱不了一个共同的难题——权力的腐蚀。
一些领导干部搞不清权力的来源,有的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有的认为权力来源于个人奋斗。在这样的思想认识支配下,他们就缺乏一种对权力应有的敬畏,也为其滥用权力、胡作非为打开了畅行之门。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把对党的领导干部要求凝练为忠诚干净担当。实践证明,哪个地区、部门有一个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管党治党就会坚强有力,就能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要把权力与责任、义务与担当对应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要经常用社会的道德、国家的法律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习惯过清贫和寂寞的日子,不浮躁、不攀比、不抱侥幸心理。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强化自我约束,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做到既勤政又廉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只有树立起权责统一的施政理念,才会促使领导干部小心翼翼、兢兢业业地行使手中的权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方晓宇特别强调,建设法治政府关键在治“官”、治“权”。治“官”、治“权”实质上也是强调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有权力而无责任,政府便失去存在的价值;同样,用权不受监督,就有可能走到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歪道上去。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就必须建立行政执法依法公开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执行行为评议考核制度,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由此可见,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在透明的环境下,权力才不敢逾越法律规定的界线。权力越大,越离不开监督。有了监督,再大的权力也不至于变成个人的资本。(曾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