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2015-07-10 10:19:42 来源: Timeout北京(北京)

  炎炎夏日,来碗凉面,一下就解决了这些烦恼,不但吃得舒服,吃得健康,还管饱,说是夏天必吃的“凉”食,一点也不为过。

中唐时期,诗人杜甫的《槐叶冷淘》中,曾提到当时称为“冷淘”,也就是现代称为凉面的做法。照诗中的步骤,是将鲜嫩槐树叶榨汁,加点水和成面;接着把面团擀平切条,沸水一煮,碧绿色的“槐叶冷淘”就做好了。而后,宋代诗人王禹,也在诗中描述过”甘菊冷淘”的类似制作过程。可见“冷淘”,自唐宋以来,早已成为人们在夏天不可或缺的食物。

麻酱凉面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北京的夏天里,几乎找不到哪一家是不吃麻酱凉面的。因为它做起来容易、吃起来凉快,以前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常常可见“左手捧凉面,右手拿筷子外加一根黄瓜”的老少爷们。

有“人民艺术家”之美称的老舍先生,过去曾任北京市人民代表。作为“人代”,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有一年,北京的麻酱缺货,深知北京人“无麻酱不欢”的老舍先生,还在人民大会上特意呼吁政府,“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果然过了不久,北京城里就又能买到麻酱,吃上凉爽清香的麻酱凉面。正如老舍先生所言,“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北京人的夏天,怎能没有麻酱凉面?

家常做法
 

麻酱凉面是家家都会做的面食,每家的口味也不一样。在此为读者们整理出的,是最基本的麻酱面的做法。首先,将面条放入开水锅里煮熟后,过冷开水,等凉透后再漓干,拌入麻油,防止面结成一块。然后准备面码儿(拌面的蔬菜)。将黄瓜洗净切丝,豆芽焯一下捞出备用。接下来是芝麻酱。将芝麻酱用薄盐水调开即成。最后,将面条放入碗中,黄瓜丝、豆芽放在上面,淋入芝麻酱、香醋、香油、一点糖,再拌匀即可。

绝活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说到老北京的面条,一定要提一提历史悠久的抻面。抻面本是清朝慈禧太后爱吃的面食,在当时是做成很细的龙须面;后来这面的做法流传到民间,而普通人家不像宫廷里吃得讲究,面条的宽度也就渐渐变得较粗了。

不过,这抻面现在跟路上常见的拉面,可不是同一回事。首先,和面的材料就不相同。做拉面时,除了面粉和水,还要加入盐和碱,让面更有劲;而抻面则只需用水和面粉。这样的组合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和面时更花时间、更需要功力。刚开始和的时候抻面面团比较硬,这时就要往里面一点一点地加水,并且使劲地揉,揉到面团变得柔软为止。其次,饧好的拉面面团,可以直接开始拉伸的步骤,但抻面面团,还需要多花时间“溜面”,用双手拎着面团将它抖长,再对折起来,让面团像麻花一样卷起,再重复抖长、卷起的过程,直到面上了劲,才能继续把面团“抻”开。其中困难处在于:抻面面团相当柔软,面要“溜”得上手需要一股巧劲,就算每天练这门功夫,也得花上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掌握。

除了抻面,切面也是北京面条的强项。切面和抻面的前半制作过程很类似,不同在于切面面团里会加一点盐,目的是让在最后切成条的阶段不容易断。等面团饧好之后,“擀面”的重头戏就来了。先在面台上撒一层面粉,取一个三尺长的擀面棍,把面团像擀大饼似的均匀擀开,然后在面皮上撒点面粉,再把面皮卷在擀面棍上,继续将面皮向擀面棍的两端延伸擀开,直到面皮擀成约两毫米的厚度时,把面皮摊开,撒上一层淀粉,对折,再撒一层淀粉,再对折,就可以拿刀切面了。目前北京的手擀面大至上都是这种做法,只是每一家擀的时间长短不同,切的面粗细不一样。

再说到麻酱。麻酱本身的调味若只兑盐水未免单调。所谓地道的京味做法是这样的:用花生油将花椒以小火炸出香味来,当花椒颜色转黑,油面开始冒烟时,立刻把花椒油倒入放有葱花和酱油的小碗里,马上就能炝出浓郁的香气来。除此之外,芥末也是麻酱中不能缺少的一味。自制芥末酱其实不难,把芥末面掺一点点水调开后,入蒸笼蒸个五分钟,稍微晾凉就完成了。在食品安全问题重重的年代,自己调制的芥末酱不但可以控制浓度,更重要的是吃一个安心。于是,一碗有葱香、酱油香、花椒香与芥末香的麻酱,就此诞生,随时可以拌入凉面食用。

吃的要点

吃一碗麻酱凉面,重点就是要享受那酱的麻香、面的滑爽以及菜码儿的脆口。当然,也不能忘了与麻酱凉面最合拍的蒜和醋。这两者不论去了哪个面馆都会提供,要多要少,随人喜好。有的喜欢蒜味重的,还可以直接把整颗的大蒜放入面里一起吃。不过要注意吃完后口腔的味道清洁就是。

实际品尝

• 店名 :兔爷制面010-59005901

• 位置 :朝外SOHO-A座3012

这是一家由几个年轻人合开不久的面馆,TO站在替读者开发新店的角度,来试验一下新世代的人,对于麻酱面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看着眼前色彩缤纷的凉面,有点期待、又有点怕受伤害。期待的是,这碗像日本料理一样漂亮的面,会有什么亮眼的表现?害怕的是,这貌似创新的做法,会不会让麻酱面失去了传统的精神?总之,先吃吃蘸了麻酱的面再说。唔,真不错呢!入口的麻酱,可以充分感受到芝麻的浓香,仔细一看,还能发现麻酱中有非常细小的、白芝麻碎的踪迹,不愧是店里标榜的“百分百纯手工芝麻酱”,不但看得出来,吃一口,更是了然于心。另外,会感觉到这“纯芝麻”的与众不同,一方面是因为有些面馆的麻酱,是把芝麻酱和花生酱兑开的产物,虽然也香,但总感觉味道不是那么“正”。再者,也因为是手工研磨的芝麻酱,那香气可真是非比寻常的浓郁啊!沉浸在芝麻的芳香之余,还能隐约感受到芥末微微的刺激,到了末端,更有一种令人回味的甜,让人分泌唾液的那种。到底那一味儿是什么呢?急忙找来了掌柜的,但答案是:添加了佛曰不可说的秘制酱料……好吧,不说就不说,反正是好东西,吃下去就对了。虽然遗憾不能一窥美味麻酱的真面目,但还是兴奋地拌开凉面,大口大口地吃进嘴里。说到面,这碗里的面也很讨人喜欢。手擀面的劲道,咀嚼起来很有满足感;面体的弯曲,正好让麻酱能紧紧地裹在面条上,让每一条面都有麻酱附体,根根都香浓。至于面里的配菜,白萝卜和黄瓜的清脆自然不在话下,胡萝卜是焯水后再切丝,甜味比一般生着吃更明显;粉色的心里美,则以微微的辛辣味给味觉带来了小惊喜。若要比喻的话,整碗面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身体里住着老灵魂的年轻人。虽然看着年轻亮丽,但光是这芝麻酱,就能感受到一种继承道统,去芜存菁的用心:去掉容易感到油腻的调味,保存芝麻最原始的香甜,再佐以配菜的创新选择,让整体味道古意新意兼具。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顺带一提,如果觉得光吃凉面有点素,可以试试店里的干炸丸子。他们家的丸子是纯肉馅做的,咬开酥脆外层,就看见里面萌萌的粉颜色,闪耀着肉汁,再蘸点麻椒粉,又香又麻,吃完还想再吃。另外,店内还有一款没出现在菜单上的饮料 柠檬秋梨汁,酸甜凉爽,有缘人可向掌柜询问当天是否供应。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 小秘方:干炸丸子每日供应数量有限,若怕吃不上,可先去电提前预订!

• 其他推荐小馆 :

一碗居 : 010-85789888

海碗居 : 010-87313518

麻辣凉面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提到四川美食,必会想到川菜、火锅和小吃。其中,四川小吃的种类尤其繁多,即使其貌不扬,却依然广受欢迎,也是最早走出四川,登上各地人民餐桌的川食。川味料理在北京非常受欢迎,又麻又辣的川味凉面也非常火红,让人就算吃得一边流汗,一边大呼过瘾。看起来朴实无华的麻辣凉面,之所以能虏获大家的心,靠的并不是什么珍稀的食材,而是把各种平凡的材料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堆砌出令人魂牵梦萦的味道,难怪很轻易地就红遍了大江南北。

家常做法

常见的四川凉面,多是用面体如圆棍状的圆棍面或韭菜叶子面条,麻辣凉面也不例外。当面煮至七八分熟时,就要把它捞出来,用菜油拌匀后,放在一旁扇凉,或用电扇吹凉。面煮好了,接着把绿豆芽放入面水锅中稍微烫去生味,即可捞起晾凉备用。最后,用一小碗把蒜泥、葱末、辣椒油、花椒油、酱油、醋、香油、白糖调匀,把豆芽、吹凉的面条放进面碗,再淋上调好的酱汁拌一拌,就可以开吃了。

绝活

必须强调一下,四川地区凉面的做法,与北方凉面不同。前面提到的麻酱凉面,煮好之后需把面条过一下凉水,但川味凉面就不需要。它之所以需要“吹”凉,目的不仅是要让面冷却,更是要保证面条尽可能地达到干燥状态,好让拌面的酱汁可以服帖附在面条上,而不会被面条多余的水分给冲淡。此外,面捞出来后拌上菜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面在冷却过程中黏在一块,因此用的量也不用多,以免影响面的味道。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既然是要做麻辣凉面,那碗麻辣酱汁的调法也是一大关键。辣上瘾川菜餐厅的老板娘,提到她店里光是拌麻辣凉面,就用了至少十六种调料:辣椒油、花椒油、麻椒油、葱花、蒜末、花生碎、芝麻、生抽、老抽、豉油、香油、香醋、陈醋、米醋、盐、糖、鸡精等。其中最可贵之处,就是那用三种辣椒制成的辣椒油了。老板娘说,那辣椒油是她重庆自家做好再邮寄来北京的家常味道:将二金条、朝天椒、子弹头三种辣椒晾干后,切成小段,放进锅里炒至八成干,接着出锅放凉。降温后的辣椒干此时已经非常酥脆,稍微一掰就碎成小块了。于这些辣椒碎上,再浇上热油炝出辣椒香,地道的四川味就完成了。老板娘强调,用现成辣椒面去做的辣椒油,香度绝对不及自己炒出来的味道好,更何况外面买的辣椒面,很多都只有辣椒皮,辣椒籽的含量很少,因此不管是辣味还是香味都会差很多。

吃的要点

麻辣凉面好不好吃,主要就看那麻辣酱汁“酸、甜、辣、麻”的比例是否均衡。虽然口味这一点是各人主观感受,喜欢辣一点、酸一点、还是甜一点都是随人喜好,甚至不喜欢可以不加。然而对四川人来说,“四川麻辣凉面”,就得有这四味,无论哪一个都是缺一不可的。

还有一点,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前面提到的佐料里,怎么会没有芝麻酱呢?这并不是漏写了,而是四川地区凉面的口味都是以“红油凉面”为基础发展出去的。红油凉面的佐料一般就是:红油辣子、香油、蒜泥、酱油、醋、白糖等。因此如果是要做成酸辣凉面,就把醋的比例调高;如果要做麻辣凉面,就加入花椒粉或花椒油;要做鸡丝凉面就放入鸡丝。也就是说,若是加入芝麻酱,就变成川味麻酱面,而不是麻辣凉面了。不过据老板娘说,这种加麻酱的吃法在四川并不常见。

实际品尝

• 店名 :辣上瘾 010-58694718

• 位置 :东大桥路8号SOHO尚都北塔2325号

走在北京的街头,随处都可看见川味料理,但说实话,要找到一家正宗的麻辣凉面还真不简单。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地的料理到了本地多少都会被本地化,不然很容易经营困难。因此,北京市区能吃到的四川麻辣凉面,往往会配合北京人深爱麻酱这一点,而在酱汁中添加麻酱。好不容易找到这个据说很纯正的川菜馆,对他们家凉面的期待值也就跟着升高了。

面一端上来,都还没吃,就已经先闻到辣椒油与香醋的香气了,让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先是尝到酸中带甜的滋味,还有花生香,接着辣椒与蒜味从中窜出,最后是花椒、麻椒作为余韵留在舌尖,像是下了战帖一般,挑战我是否能与它奋战到最后。都来到了川菜馆,当然不可能有所畏惧。接续吃下几口,不知是舌头习惯了那些“麻”和“辣”,抑或爱上了这种刺激感,竟然开始期待每一次的麻辣甜酸与味蕾的相遇,筷子一旦动起来,便欲罢不能。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一边吃凉面,还可以一边配着店家附送的四川泡菜。据说那也是四川人家的常备小菜,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在家里泡上几瓮白菜帮、白萝卜或豇豆等。老板娘说,店里的那缸泡菜已有三四年的历史,味道很足;的确,试了口泡菜,就知道那个酸爽啊!正适合在闷热的夏天吃。

吃完麻辣凉面,再来份冰粉,那一餐也就完美了。晶莹剔透的冰粉,浮在冰冰凉凉的红糖水中,搭配煮得甜而绵密的五种豆类:红豆、绿豆、黄豆、黑豆和芸豆,恰好是中医养生饮食中的五行五色,吃下清凉,也吃下健康。(对了,这冰粉也是随餐附赠的呢!)

• 小秘方 :老板娘开店七年来从没想过要把四川菜本地化,唯一只有为不能吃太辣的北京人稍微降低了辣度。若对辣的耐受度高,也可以请厨房把辣味调回原本该有的程度。

• 其他推荐小馆 :

天府豆花庄: 010-66068123

老屋川菜: 010-58449697 

韩国冷面

不要看韩国料理常常是红通通的一片,其实韩国人对饮食的要求相当讲究养生:喜欢清淡而不油腻、注重蔬菜与肉类的均衡摄取等。因此,若吃腻了味道重的中式凉面,不妨试试清爽的韩国冷面吧!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家常做法

韩国冷面有干、湿两种做法:汤冷面是将煮好的荞麦面加入冰镇过的冷汤,上面摆上黄瓜丝、酸萝卜丝、梨丝、牛肉薄片及半个煮熟的鸡蛋;拌冷面的面码儿基本与汤冷面雷同,差别是不加冷汤,改淋上一勺调味过的韩式辣椒酱。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冷面本身,则是用荞麦面和淀粉混合制成。和面初期,先以开水将面团烫得稍硬,再加入适量的碱,待面团和好之后,放入挤面筒制成面条,接着,面就可以下滚水锅煮了。煮好的面条需要在冷水中过一下,好让冷面吃起来更有弹性。

绝活

韩国冷面的“汤”,是决定冷面好不好吃的重要关键。紫霞门餐厅的韩籍大厨是这么做冷面汤的:首先把牛胸、牛筋和生姜、大葱、蒜、萝卜、洋葱,一起熬煮两个小时后,滤掉熬汤的肉和蔬菜,彻底撇除浮油,再加点葡萄糖,大麦醋,最后放入专门的冷面冰筒里冰镇。拌冷面的辣酱,则是将梨、苹果、葱末,再加点水,拌入韩式辣椒酱中,让辣酱增添水果的香甜,和葱末的香味。

值得一提的是,熬冷汤的牛胸和牛筋,经过长时间熬煮,口感虽软烂,味道却不足,不适合拿来配冷面吃。因此讲究的餐厅都会另外炖煮拌面用的牛肉,以免索然无味的牛肉拖垮了面的味道。

吃的要点

曾听人说吃不惯韩国冷面,因为觉得它平淡无味,吃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这是因为他不了解冷面应该怎么吃、或者说对韩国冷面有所误解。在北京能吃到的韩式冷面有两种:一是朝鲜冷面,一是韩国冷面。朝鲜冷面一般是以东北朝鲜族的口味为主,各方面口味比较重,碗里还会放上半颗苹果。相较之下,韩国冷面走的是无油、低盐的养生路线,以鲜甜清爽口感著称。

吃汤冷面时,不要忘了桌边的调料:苹果醋、辣酱和黄芥末,它们对于冷汤的提味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吃拌冷面时,建议搭配辣泡菜,以其作为辣椒拌面酱的延伸,滋味更好。此外,韩式冷面的面条颇具韧性,吃之前可以向店家索取剪刀,将冷面稍微剪开,吃的时候就不会有咬不断的困扰了。

实际品尝

• 店名 :紫霞门韩国料理 010-84782323

• 位置 :中福百货5楼

也许你会觉得,去高档餐厅吃冷面,也未免太过小题大作;但就因为这是一个对料理有所要求的餐厅,想必即使是冷面这种非主打料理,也不会被马虎对待。果然,拿起汤匙喝下第一口未加调料的冷面汤,已经可以感受到厨师的用心。萝卜、洋葱的甜,大葱、姜、蒜的辛香,与牛肉汤的鲜味温柔地融合在一起,谁也不抢谁的光采,只是不知道调味后的汤头,又会产生什么变化?迫不及待地加入果醋、辣酱和芥茉酱后,再喝一口,汤的味道更令人惊喜了。蔬果的甜味在微酸的果醋衬托下,更显得爽口;辣酱和芥末酱的加入,给优雅的味道增添了活力,非得要连续喝上几口冷汤才过瘾。

接着夹起那灰色半透明的面条,一口咬下就能感觉面像是活着似的在口中蹦啊跳的。间或搭配吃口碗里的蔬果丝,酸甜脆爽相互交织,此时食欲已然被完全挑起了!吃肉的欲望终究是战胜了理性,回过神来,桌上的烤炉已传来阵阵炭香与肉香,招牌牛王排骨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平摊在烤架上,渗着肉汁,像是催促着赶紧将它吃下。这般光景,有谁能受(瘦)得了?还不赶紧把它吞了为上策。肉质好加上腌渍入味,使肉块即使不蘸酱,也已相当适口;或者蘸了大酱汁后,包着紫苏叶一起吃,也是一绝。接下来,就是一口肉,一口冷面,一口沁凉冷汤的循环,直到桌上的食物被清空为止。这冷面和肉排的一搭一唱,根本犯规啊!

顺带一提,这里的午餐套餐,除了包括主食冷面和烤肉,还附赠七种小菜,像拌杂菜,紫薯球沙拉,凉拌小干鱼等,最后还请你吃红豆冰沙,一人份50至100元不等,相当超值。

• 小秘方:汤冷面味道清爽,吃的时候建议搭配白泡菜,而非重口味的辣泡菜,以避免辣味压过汤的鲜甜,让汤变得索然无味。
 

• 其他推荐小馆:

七八冷面: 010-82663178

三泉冷面: 010-64753077

荞麦冷面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在北京,虽然日式料理店非常多,但却不是家家都能吃到荞麦面。再说,想到日餐,多是想到寿司、生鱼片、烧鸟等,会知道去吃上一口荞麦面的,大概得是热爱日本料理,或者对美食有研究的人了。

不过,这看似不起眼的面条,对日本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存在。比如除夕夜晚上要吃“过年荞麦面”(年越 ),祈求未来能幸福长寿;刚搬进新家的人,也会准备荞麦面送给邻居,有着“祝您身体健康,今后请多多指教”的意味。

此外,荞麦面在日本关东地区也是很常见、很受欢迎的面食,走在街上时不时都能看到荞麦面店:有的是走传统古朴的风格,可以坐在榻榻米上慢慢地品尝面点,喝口清酒;有的则是追求快速的“立食荞麦面店”。这种面店通常空间不大,也没有椅子,主要就是让生活节奏快的上班族可以抓紧时间,直接站在店里迅速用完餐,再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日本东北的岩手县,还有一种“一口荞麦面”,也就是在小碗中盛入一口的分量的荞麦面,客人一吃完,店员就会立刻添面,直到吃饱为止,如今俨然成为岩手县的重要观光行程之一。

家常做法

不同于中国人作菜讲究调味和烹调手法,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是要能吃到食材本身的味道,讲究的是原汁原味,因此做法都比较简单。

荞麦面的部分,就是沸水下锅,煮五分钟左右捞起,再用冰水替荞麦面降温。冷面汤则是以酱油、鲣鱼汤和味霖混合而成。最后再备上芥末、葱末和芝麻,大致就完成了。

绝活

做道冷荞麦面很容易,但想做出“荞麦面”,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据说荞麦面的传统名店里,流传着这个说法:原料必须完全使用北海道产的荞麦粉,和面的水要取自富士山脚下的泉水;这些制作时的苛刻要求,对于面条的美味与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外,好的荞麦面还得延续传统做法,把荞麦放入臼里研磨成粉,之后再加入水,开始和面团,擀面皮,然后折叠切成两到三毫米的细面条。在这之中,也可加入若干比例的小麦粉,比如以8分荞麦面、2分小麦面,可制成“八割荞麦”(“八割”是日语中“八成”的意思),完全不加入小麦粉做出来的,则称为“十割荞麦”或“生荞麦”,荞麦香气较浓。另外也有把荞麦磨成较粗颗粒后,擀成面团的做法;这种面团通常会做成较粗的面条。

由于荞麦面在制作时的各种讲究(面粉比例、用水量、切面手法等),加上荞麦粉本身就比小麦粉缺乏黏性,纯凭手工要揉出劲道的面条,难度实在很高,因此在日本,还有传授荞麦面制作方法的培训班,很多人会利用闲暇之余去上课,将其作为一种兴趣爱好。

吃的要点

夏日“凉”食,“面面”俱到

荞麦面是日本最传统的面食之一,也最能体现日本食物的特点:精致、清淡、不油腻,甚至说它是朴素得惊人也不为过;吃惯重口味料理的人,可能一时间会不适应这种极为清淡的味道。因此,若想领略日式荞麦面的精妙之处,还得要先培养一下安宁淡定的心境,才能体会到。

一般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