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晨报 记者陶常宁 舒翔宇 见习记者唐婕 通讯员孙巍 刘丹丹
地铁4号线二期地下线钻高架线示意图 绘图 赵健
本月28日起,汉阳开启地铁速度。从武昌火车站到汉阳黄金口,4号线二期全程跑完只需半个小时;乘地铁过江,只需3分钟时间,仅一首歌的距离;从汉阳中心城区到武昌火车站最多只需20分钟,从此汉阳人民再不用担心赶掉火车。
昨天,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邀请媒体试乘,五大特色站惊艳亮相,同时记者体验了一把坐地铁“上天入地”的神奇瞬间。
汉阳进入地铁时代,地铁连接长江两岸三镇
4号线二期工程是汉阳地区第一条地铁线路,将于本月28日试运营,该线与4号线一期工程连接,也是继2号线一期工程后又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线路。
工程起于三环线以西、黄金口工业园附近,跨越琴断口小河和三环线后,沿汉阳大道前行,在五琴路开始向北偏转,先后穿越老汉阳火车站、京广铁路,过翠微路后向东转入腰路堤路,自此穿越长江到达武昌,经复兴路、首义路与4号线一期工程起点武昌火车站相接。
4号线二期全长16.71公里,其中地下线13.55公里,高架线2.91公里,沿途穿过武昌首义文化区、武昌和汉阳滨江活动区、钟家村商圈、王家湾商圈及黄金口新城组团。
4号线二期工程的建成有效的衔接了汉阳和武昌,实现了轨道交通连通三镇。
根据设计方案,4号线二期全程跑完需28分钟,实际运行约半小时左右。4号线越江隧道(复兴路~拦江路)是条直线,因此比2号线过江时间稍短,约3分钟。
4号线二期与5条线路换乘
4号线二期全线设有首义路站、复兴路站、拦江路站、钟家村站、汉阳火车站、五里墩站、七里庙站、十里铺站、王家湾站、玉龙路站、永安堂站、孟家铺站、黄金口站等13座车站。
4号线二期与5条线路换乘,其中与3号线在王家湾站换乘;与5号线在复兴路站“T”字换乘;与6号线在钟家村站叠岛换乘;与10号线在五里墩站换乘;与11号线在黄金口站换乘。
4号线设计总体负责人车轮飞介绍,钟家村站为地下叠岛式三层站,是4号线和6号线的换乘站,此站换乘方式叫作“交叉重叠平行换乘”。两条线路的8个隧道重叠平行走向长度达到700多米,为全国之最。钟家村站未来将成三镇换乘枢纽。
3号线和4号线在王家湾站呈“十字换乘”,地下二层为3号线站台,地下三层为4号线站台,两条线路的走向呈“十字”。记者看到,该站的站台宽15米,是4号线二期最宽的站台。目前,该站开通了4个出入口,明年3号线通车后,后续开放出入口将多达十多个。
从永安堂到孟家铺,体验“上天入地”
4号线二期工程的黄金口站为高架岛式二层站,孟家铺站位高架岛式三层站。
列车驶离地下站永安堂站后,开始向上爬坡,记者本以为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可是爬坡过程中,感觉不到强烈的起伏。随后,在孟家铺站、黄金口站停靠时,此两站与1号线汉口北站风格类似,站台均安装了半高式屏蔽门。
据广州地铁设计院覃工介绍,4号线二期上跨已建成的三环线孟家铺立交,下穿在建的三环线七段综合改造工程。线路从永安堂站连续爬坡,其中从地面驶上高架的最大坡度为千分之27,水平段长度为400米,坡度与水平段的角度为1.547度。
去扁担山扫墓将少花两个小时
据车轮飞介绍,通车前,汉阳市民去武汉火车站,从三环开车,至少是1个多小时,但通车后,从汉阳中心城区到武昌火车站最多只需20分钟,到武汉火车站需40多分钟,汉阳市民乘坐高铁将非常方便。
此外,由于4号线二期途经永安堂,明年清明时节,前往扁担山公墓扫墓的客流绝大部分有可能乘坐地铁,能有效缓解汉阳地上交通的压力。
家住汉口后湖的周女士说,清明时家人会同坐公交车去扁担山扫墓,光去一趟就要花上2个多小时,更别提回来时堵在路上的状况了。往后,4号线二期通车了,去祭祖也方便多了。
探营5大特色站
王家湾站以二维码为主题,站厅顶部就是一个巨大的二维码图形。
王家湾站:
重构二维码的时尚律动空间
王家湾站《时尚律动》作为四号线二期的重点艺术站之一,其最突出的特色即是对整个空间进行了艺术化处理,站厅天花板采用高低各异的几何模块,整体组合的“天空”还会呈现五彩灯光的渐变效果。汉白玉壁画中,凸起的模块镌刻着武汉的老商品品牌和现代商业元素,展现武汉商业的繁华与变迁。
4号线二期艺术总执行卢斌介绍,该站设计主题契合王家湾的商圈区位特色,将二维码作为主要元素,进行打散、重构。个别完整的二维码图形,扫出来即是一个老品牌的简介。
钟家村站:
高山古韵觅知音
钟家村站主体壁画以《高山流水》为主题。
钟家村《高山古韵》取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采用中国传统山水概念,使用古朴的黄锈石,通过雕刻、层次处理,做出肌理效果。除了高山,还有一些看似汉字的图形,实则为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高山》古琴谱,每个字代表着手指按、拨琴弦的位置。
湖北美院设计师贺诚介绍,《高山》、《流水》为两个古琴谱,该站为高山篇,6号线古琴台站将展现流水篇。高山等高线状的层次、蜿蜒起伏的线条,象征着古琴韵律的变化。同时,山的绵长代表友谊永恒,为大家再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境。
五里墩站:
传统文化与时代语言完美融合
五里墩站的站厅顶充满工业气息。
五里墩站《张公督鄂》以张之洞主政湖北二十年为主线,分别从工业、教育、交通与军工四个方面,阐述武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第一次“腾飞之路”。
创作者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郭正善告诉记者,设计考虑到艺术与地铁的完美融合,富有内涵寓意的创意才会历久弥新。他精心提取了历史记忆中的标志性元素,进行矩阵式的排列,将传统文化和时代语言相结合,艺术化地再现了历史的恢弘与气势。
首义路、复兴路站:
记录历史脚步
首义路站文化墙《红色首义》。
复兴路站壁画《复兴有路,再望武昌城》。
首义路站《红色首义》以辛亥革命的时间为创作母体(辛亥首义1911),收集大量有关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照片,通过水墨画手法,将历史照片进行艺术提炼,重组形成艺术蒙太奇效果。
复兴路站《复兴有路,再望武昌城》以武昌标志性建筑为主体,通过收集武昌城在不同时期的城市建筑和人文风貌、物件等各类符号并按照时间的演变进行重构。让人们在观赏壁画同时,追寻那些消逝的记忆,并在当下的城市发展和复兴中建立归属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