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与63岁 两个陌生人的“血缘”
2017-03-02 22:33:26 来源:长春晚报

小的她是我省目前捐献造血干细胞年龄最小的捐献者,大的她是远在北京的一位老人

\

张涛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摄影 于慧

这位美丽善良的90后姑娘接到捐献电话时,她还在高速收费站的岗位上工作,听说自己的配型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吻合,她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赶到长春。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将挽救一位63岁的阿姨,她说:“我们这么有缘,希望她能尽快康复,继续活好下半生。”27日,记者在吉大一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见到我省60例捐献造血干细胞中年龄最小的捐献者——23岁的张涛。

2014年,白城市的张涛在献血屋里第一次捐献全血,当天,她也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6年9月,她接到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血型初配成功。平时喜欢熬夜看书的她,不再天天贪黑,而是注意保护身体,加强锻炼。

\

高分倍配型再次通过,一周前,妈妈陪着她来到吉大一院,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孩子有这份责任心、爱心,我当家长的一定支持。”看着张涛躺在采集床上,妈妈既心疼又骄傲地说。

27日一早,张涛走进细胞中心分离室,第一次知道自己捐献的对象是北京一名63岁的女性,张涛对这份难得的缘分感到高兴。

\

“我没想太多,能用我的努力救活他人的生命挺值得。”27日8时许,躺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床上,张涛对记者说。说话时,她的眉头不时地皱几下。“难受了吗?”听记者细声询问,张涛弱弱地说:“有点疼和恶心。”看到她有些不舒服,一旁的护士马上走过来,当确认这是正常反应后,张涛和家人都放心了。

中华骨髓库吉林省红十字会吉林分库(简称:吉林分库)工作人员于力说,志愿者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前几天都会打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通过动员剂释放到外周血中。特别是身体素质好的人,打了动员剂后的反应比其他人强烈,而当造血干细胞从骨髓中强排的时候,后背酸疼感会让人难受不已。

\

随着病床旁的血细胞分离机微微震颤地运行起来,原本盘绕在机器上那些空空的、透明的胶管,渐渐地被鲜红的血液填满。张涛静脉里的血液将通过这台机器抽出,提取造血干细胞后再输回身体里。

记者了解到,随着捐献的人性化,也为了捐献者身体健康考虑,现在采用的都是外周血提取造血干细胞法。“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是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于力说。人体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半个月到1个月,捐献者的身体可完全恢复健康。

\

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后,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保存。“骨髓库有专门保存采集完成的造血干细胞的储运专运箱,采集完成的造血干细胞最佳的保存温度是4℃至6℃。”于力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从采集完成到移植进患者身体,时间将保持在6小时至8小时之内。除了时间和温度的要求,每次在运送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于力都是小心翼翼地拎着装有干细胞的储运专运箱。在飞机上,不管几个小时的行程,他都把箱子放在腿上稳稳地抱着。

目前,这名63岁的女性已处于免疫功能完全丧失状态,如果捐献过程有一点儿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根据规定,于力跟患者不会接触,也不会跟患者的家属接触。

长春晚报记者 于慧  (电视截屏来源于3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