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正在讲述黄旭华的感人故事 武汉市文明网蔡乐 摄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我每届都出演,一次没落下。”10月30日,74岁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武汉参加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讲述了“大国工匠”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制造核潜艇的事迹。演出间隙,刘兰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演绎过的全国道德模范,3次原型都是湖北的。”
24场巡演场场全情投入大汗淋漓
刘兰芳讲述了她与湖北武汉的不解之缘,言语中时时致敬道德模范的大爱之美。
2014年,刘兰芳用评书讲述了武汉“割皮救父好兄弟”刘培、刘洋的感人事迹,温暖人心。2016年,她又以湖北潜江女教师秦开美为原型,创作表演了“生死接力”的故事,展现了其为救52个孩子独自当人质的英勇事迹,观众无不动容。今年,她选择了“大国工匠”黄旭华的事迹,创作了让人感动的评书作品《大孝惟忠》。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10月30日,在武汉中南剧场的舞台上,刘兰芳的语言绘声绘色,情节跌宕起伏,表演丝丝入扣。台下,观众们早已被感染打动,起立鼓掌,掌声不断,不少人流下热泪,说“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刘兰芳说:“我查阅了很多有关黄旭华的资料。当时,国内还没有手摇计算机,那些海量的核潜艇数据都是用算盘打出来的。黄老等人十天半月日夜不停地计算,每一组数字由两组人计算,要获得相同答案才能通过。白手起家制造核潜艇太不容易了。”为了能将黄旭华爱岗敬业的精神展现到位,一场13分钟的表演,三轮巡演24场,场场下来,她都全情投入到大汗淋漓。唯一遗憾的是,由于来汉时间太匆忙,她没能见上黄老一面。
为何如此钟爱选择武汉的道德模范事迹?刘兰芳爽朗地笑起来:“武汉一城好人啊!全国道德模范的数量在全国排在前列。武汉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得好,市民精神面貌好,好人多,事迹多,创作的素材就多。”
与道德模范交上朋友时常联系
刘兰芳台上演绎道德模范,台下则与道德模范交了朋友。“这次来武汉,刘培、刘洋兄弟还给我发了短信,说时间太仓促了,没有好好聊聊。”刘兰芳说,“自从2014年我演绎了哥俩的事迹后,双方就互留了电话号码,经常问候。”
参加了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一路走来,刘兰芳的感触颇多。她回忆,2007年,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揭晓后,她参与将部分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编成了评书,在全国几十家电台播出,反响不错。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出后,她和7名徒弟登上中央电视台,一人表演一段评书,讲述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到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时,形式就更加丰富了,有评书、快板、相声、二人转。巡演进入第四届、第五届,融汇了大江南北的曲艺形式,加入了南方的大鼓。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范围更广了,覆盖了全国多个省市,走到基层群众身边。
刘兰芳的助手王凤琴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些年,刘兰芳的评书演出每年多达200场。“现在,她年纪大了,演出比以前有所减少,但今年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仍有三轮。即使这样高频次的表演,她也不顾舟车劳顿,常常一个人在酒店里背词练段子”。
刘兰芳说:“道德模范是社会的标杆,可信、可亲、可敬、可学。作为艺术工作者,我宣传他们的事迹责无旁贷,再忙再累也要参与。”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