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还记得云南昭通的“冰花男孩”王福满吗?去年,他步行1个多小时上学后,衣衫单薄,满头冰雪的样子,让不少网友心疼。近日,记者再次探访王福满的学校和家庭,新的一年,他搬入了新家,上学只需要10分钟,教室装上了供暖设备,还有了新宿舍,一切都在变好。(据1月7日《湖北日报》客户端)
去年,顶霜沐雪,满头冰凌的王福满站在教室里,面对同学们的调侃玩笑,有些害羞,有些无措,跋涉和寒冷对于他来说,是生活的常态。而今年,他不再需要用稚嫩的身体硬扛严寒,心中的土壤松软了,能生长着更为绚烂的梦想。暖和起来的,不止是他一个人。那张照片引发的关注,汇聚成社会爱心的热潮,催生了云南全省范围内的“青春暖冬行动”,让千万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的孩子受惠,让山区冬日的苦寒不再那么凛冽难熬。
这一年润物有声的变化,让人安慰,叫人放心。看到“冰花男孩”越来越好,大家都会为他感到高兴,觉得自己的关注得到了回应,也更加相信关注所蕴藏的力量;而这一年积极有为的变化,也使人鼓舞,让人期待。谁能想到,一个8岁男孩的乐观和坚韧,能够让一个家庭,一所学校,甚至整个云南山区,都荡起春风,暖意洋洋?然而这一切真实地发生了,它激励着每一个人,不抱怨,不放弃,为了幸福去奋斗。
但并不是每一个冒雪上学的孩子,都能得到关注和帮助,也并不是每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都能抬眼就望见暖阳。我们也禁不住会去想,还有多少山区孩子,在太小的年纪就开始经历生活的磨砺,承担着他们不应、也很难去担起的重负?如何让他们也能拥有机会,和“冰花男孩“一样,用意志和信心消融苦难,沐浴在温暖阳光中?这需要脱贫攻坚持续加大投入,鼓足干劲,也需要社会各界更主动、更无私地伸出援手。
声音
人民网:用脱贫攻坚的善政融化更多“冰花”,就能带给贫困孩子更温暖的力量。
网友“性情”:王福满的周围消失了“冰花”,也但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不再顶着“冰花”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