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形 大爱无声 2019年2月荆楚楷模光荣榜发布
2019-02-25 18:45:17 来源:汉网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春燕 通讯员金明
 
经全省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省委宣传部组织评审,“荆楚楷模”2019年度2月上榜人物名单揭晓,本报今日予以发布。
 
读者朋友也可扫“湖北宣教”二维码,推荐您心目中的荆楚楷模。
 
“荆楚楷模”2019年2月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王新雯 女 中共党员 谷城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襄阳市委宣传部
 
杨胜伟 男 中共党员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茶学退休教师 恩施州委宣传部
 
甘英明 女 群众 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河岭村村民 咸宁市委宣传部
 
袁梅芳 女 中共党员 荆门市汽车客运中心站退休职工 荆门市委宣传部
 
张义铁 男 中共党员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采油工人 省国资委
 
王 燕 女 中共党员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 省卫健委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基本情况 推荐单位
 
徐宗元 男 中共党员 退休干部(原任武汉市委常委、武汉警备区政委)武汉市委宣传部
 
徐宗元:可敬军休 倾情扶贫二十载
 
徐宗元,74岁,原任武汉市委常委、武汉警备区政委等职。退休前,他挂点革命老区——新洲区凤凰镇扶贫工作,1999年退休后,他继续把满腔热情倾注到凤凰镇,足迹踏遍全镇19个行政村 187个自然村湾,帮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从武汉市区到凤凰镇几十公里,他经常自费乘公交往返,这一路,他走了200多次,近2万公里,平均每月用于下乡的费用近千元。他经常自费看望慰问军烈属家庭、帮扶困难家庭,给贫困学生捐款;多次获得省、市表彰先进个人的奖励,都悉数转手捐献给了老区。曾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湖北省十大扶贫突出贡献个人、感动荆楚“十大杰出老人”、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
 
王新雯:铿锵庭长 明镜高悬零差错
 
“办法总比困难多,再想想办法,一定能找到突破口!”这是谷城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王新雯面对“执行难”的口头禅。她业务精湛,在基层法院从事审判工作26年,办结案件3000余件,创造了零差错、零信访缠诉、零发还改判的佳绩。每受理一起案件,王新雯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审理案件,而是思考如何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女性特有的耐心、细心,去思考怎样调解。除了审理案件之外,她还承担着案件审判后的执行重任。在城关法庭、过山法庭工作的12年,在她的努力下,判决生效后的案件一般都得到了稳妥执行。王新雯曾荣获“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省最美基层法官”等称号,两次荣立省高院个人二等功。
 
杨胜伟:退休教师 传承茶学壮心不已
 
81岁的杨胜伟,系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茶学退休教师。在岗时,他累计培养茶叶专业学生1080名,深入研习各种茶树的种植、茶叶采摘和茶叶加工技艺,撰写《恩施玉露生产技术》,填补了恩施玉露加工工艺没有系统文字资料参阅的空白。退休22年,他将传承恩施玉露传统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己任,培训授课96期,学员20000余人次,培养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师392人,培训技术工人196人;编写《恩施玉露》,确立了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的理论体系。他为恩施硒茶产业发展壮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等称号;现为“国际硒茶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甘英明:搬砖妈妈 弱肩撑起多病家庭
 
一家四口人,三人患病,年过半百的她不等不靠,每天搬砖8000余块,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叫甘英明,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河岭村特困户。女儿三岁半得肾病,治疗花光了全家的积蓄。2012年丈夫又查出了尿毒症,她借款八万余元,带丈夫去外地看病,由于不了解政策,看病的钱都无法报销,病没治好,还欠了一身债。一筹莫展之时,另一个孩子也查出患有肾病。全家人的生存重担,都压在了甘英明一个人身上。六年前,她来到县城,奔走在各个工地做零工,每天五点多起床到工地,捡砖、装车、拉车,一天干14个小时。2017年起,她的事迹被报道,社会各界给予医疗、教育、低保、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她的家庭环境大为好转,但她依然为丈夫和孩子的康复而奔波忙碌着。
 
袁梅芳:一条热线 义务解忧扶困17年
 
“您好,这里是袁阿姨热线!”利用自家座机开通这条热线的袁梅芳,是荆门市汽车客运中心站退休职工。2002年退休后,她萌发这个念头,24小时免费为社会服务。17年来,共接听求助电话13万余次,接待1万2千余次上门求助,网上回复1万余次,让98人没有实施犯罪,102人放弃轻生念头,129个家庭得到挽救。期间用坏8部电话机,3台电脑主机,记录60万字热线日记。她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承担热线开支,并积极向社会捐赠,共计捐款捐物近7万元。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百名公益事业新闻人物奖”“全国百名志愿者创新奖”“湖北省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
 
张义铁:采油工人 22年练就金牌工匠
 
张义铁,39岁,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采油工人,勤学练技、精益求精,革新挖潜、敬业奉献,成长为新时期工匠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优秀代表。他是年轻有为的金牌工匠,2007年,他参加中国石化系统技术比武,获得技术工比赛第一名,成为当时江汉油田唯一“80后”金牌状元,后获评湖北省“荆楚工匠”。他是创效千万的“草根”专家,成立江汉油田首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119个技术创新成果,26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累计为企业增效创效6000多万元。他是技能培训的首席大师,10年来,建立技术交流QQ群、技师空间网,每年举办“技术课堂进井站”活动、“技术培优班”公开课;带出的徒弟有47人次在中石化、湖北省、江汉油田各种竞赛中获奖。
 
王燕:妇科主任 妙手留芳创金字口碑
 
以女性的视角和温情,以坚持“微创”和“保留器官”的理念,致力于将妇科微创手术做到极致。48岁的王燕,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从事妇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来,她是医护眼中的“斗瘤士”,是患者朋友的“知心人”,更是妇科团队的“领头雁”。她做了6000多台妇科疑难手术,赢得了“疑难危重的妇科疾病,就找省妇幼王燕主任”的金字口碑。她不仅关注患者身体上的病痛,更看得到她们内心的伤痛,术前耐心讲解、开导,术后不断鼓励,帮助一位位术后女性重塑生活。她带领妇科团队开展了20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医院妇科的空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她将一个只有43张床位、50名医护人员的新兴科室发展为湖北省妇科领域的一张名片,并成功跨入了全国妇幼保健院的先进行列。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