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在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肖捷回应了个税改革等热点话题。肖捷说,个税改革总体方案目前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
焦点1
个税免征额会提高吗?
回应:根据消费水平综合测算,“该提高就提高”
个税免征额是否会上调?肖捷表示,改革方案将根据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
根据目前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中,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俗称的3500元个税起征点。自2006年1月我国将个税免征额从800元调整为1600元以来,12年来还经历两次上调:2008年上调到2000元,2011年上调为3500元。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当前考虑对免征额进行调整有必要性。
焦点2
劳动收入能否统一税负?
回应: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
工资薪金、稿酬等劳动所得个税征收调整,一直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张抗抗认为,工资薪金个税起征点一再调整,而稿酬征税方式却未变化,降低了作家收入水平。
肖捷在记者会上表示,个税改革基本考虑将部分收入项目,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
现行将劳动收入分类征收,容易出现两个人劳动收入相同,只是由于收入来源不同导致的税负不同问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表示,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项目合并征收,按年汇总纳税,还可解决按次征收或按月征收所带来的某次或某月收入偏高、加重整体税负过高现象,能够真正发挥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焦点3
哪些家庭日常开支能抵扣?
回应:考虑有关“两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纳入专项扣除
哪些日常开支能够纳入专项扣除领域,是个税改革的关注点之一。
肖捷说,个税改革还将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考虑有关“两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进一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张斌说,哪些家庭开支应该纳入专项扣除领域,从现有情况来看,孩子抚养开支费用扣除是相对最为紧迫、也最为可行的专项抵扣项目。
中山大学财税系教授林江说,实施个税综合征收后,对纳税人而言,将要从现行的“代缴代扣”,改为个人申报,并接受税务机关核查。
焦点4
推进个税改革还需哪些配套?
回应:掌握涉税信息、相应修改税法
肖捷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加税前扣除的一些专项项目,需要相对成熟的社会配套条件。
首先是法律修订。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研究制定之后,还需要相应地修改税法,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其次是信息共享。只有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涉税信息联网,才能建立健全自然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为个税改革全面落实打好基础。
专家指出,改革还需要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作为重要支撑。全国人大代表金硕仁等认为,要提高税务部门的数据分析、调查能力,更要充分发挥诚信体系的约束作用,一旦发现偷税漏税应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性举措,压缩偷税漏税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