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永权通讯员陈声超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武汉市气象局在上周末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近500名市民与台前幕后的气象主持人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绝活每天对着镜子“耍嘴皮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到了春分节气,这是一个昼夜平分的时节……”昨晚8时,一袭红衣、青春可人的夏冰站在摄像机前,开始指点风云,出现在武汉电视台的《都市气象》节目中。
与预报员们在幕后默默地工作着不同,天气主播们每天都活跃在电视屏幕上,与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分享阳光、分担风雨,把预报员们的预报结果传播出去。他们的身份叫气象主持人,人们习惯称为“气象小姐”或“气象先生”。
“没做气象主持人前以为抬抬手,指指地图就完了!”24岁的主播王梦洁为武汉传媒学院大四学生,去年底她和另外一位男生臧健一起从3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武汉市气象局主持人。她说,气象是一门高深的知识,播报天气如何转为和观众“掏心”的语言,有时要对着小黑板或镜子不停练习。
气象主播是否都出身气象专业?武汉市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柳戊弼介绍说,当气象主播,重要的是形象佳、普通话标准。在招聘时,首先要试镜播报,看镜头感、普通话、形象气质。招聘之后会有一个2~3个月见习培训过程,培训内容包括气象知识、语速快慢等。
秘诀“指点风云”要快、要准
在大家的眼中,觉得气象节目主持人都是站在一面地图墙前,对地图进行描述,并准确说出这一块儿区域的天气情况。但真实场景其实并非如此。
18日上午,记者来到市气象局11楼的气象演播厅,主持人王梦洁走到直播间的大屏幕前开始录像。记者发现其实她的身后是一面蓝色墙,上面空空的啥也没有。
可是为什么观众看电视时,会发现气象主播身后是一幅地图呢?原来这是使用了“抠像”技术。柳戊弼说,“抠像”简单说就是主持人背面是蓝色,抠像之后,凡是画面中的蓝色都会变透明,然后将抠掉颜色的图像叠加在地图或其他图片上面,否则后期叠加不如抠像自然。
气象主持人夏冰是武汉市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公开招聘的首批“气象小姐”,主持已有7年,她坦言,这非常考验气象主播的专业基本功了。因为说到一个地方的天气,手指必须在背后蓝墙上指出相应位置,要快、准,这个位置还要和后期叠加的地图位置吻合,“一不小心可能就变成兰花指,没有经过2~3个月专业训练和刻苦练习,还真干不了。”
观众化浓妆上镜漂亮
穿衣服众口难调
别看一期《都市气象》只有短短两分钟,但为了这两分钟,从市气象台拿到数据,编成通稿,到后期的图像制作,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贴近生活,前后算起来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
夏冰介绍,首先预报员预测好天气情况后,把充斥着专业数据和符号的信息发布给气象主播,然后主播要把枯燥乏味的数字化信息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后“补充润色”,将死板、传统的天气预报融入市民生活中。
王梦洁说,每次播报前的化妆需要30到40分钟,妆要化得格外浓,上镜时才会好看。
上镜好看了,衣服穿得合不合体,发型是否适合,和天气一样是观众讨论的话题。一位气象主播上镜时穿了一件厚外套,第二天有观众说颜色鲜艳,很漂亮;也有人说没气质,不好看;也有人说应该穿清凉装,显身材。
据武汉市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每天一共要录制7套天气预报,由气象主持人采取轮班制分别录制。录制好的节目提供给全市各个电视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