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救治中心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长朱清静教授正在看报告。
本报讯(记者王春岚)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分钟约有7人确诊患癌。在湖北,肝癌是发病率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但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早期预警技术也不足,不少患者确诊时就已是中晚期,即使治疗,五年生存率也不高,因此在民间又有癌王之称。
前不久,市民江先生体检时发现肝脏上有不明性质的阴影。听说做穿刺活检可能引发肿瘤细胞扩散转移,江先生辗转多家医院,接连做了B超、CT等检查,也做了作为肝脏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甲胎蛋白筛查,但都不能明确定性,他急得寝食难安。
近日,江先生在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接受联合检测,医生给他抽取10毫升血液做基因检测,并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考查,结果发现,在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三级中,他处于风险最小的低风险,江先生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市医疗救治中心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长朱清静教授介绍,针对肝脏肿瘤早期筛查预警的循环microRNA+蛋白AFP联合检测技术,去年底在国内研发成功,目前在湖北三甲医院中引进这项技术的并不多。这两项检测相结合后,不仅能对肝脏肿瘤进行诊断,还可对罹患肝癌的风险有预见价值,帮助有肝脏肿瘤家族史、乙肝、长期饮酒的高危人群早期预警,及早采取措施;对于性质不明的肝部病变,也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帮助早期发现肝脏肿瘤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