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城智能立体交通应有“理念智慧”
2017-07-24 07:20:00 来源:汉网

市交通科学研究所朱宏伟副所长认为,智慧交通,是技术的智慧,更是理念的智慧。“理念智慧”是思想智慧,它左右着技术智慧的践行效果。这一理念智慧中至少应该包含两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以人为本”和“顺应自然”。

交通建设围绕“人的出行需求”

朱宏伟说,新城最终是为“人”而建,而人的出行需求有两个层次:便捷、舒适。

“首先是便捷。”朱宏伟说,21号地铁线正穿新城而过。这可以作为新城交通的“干”,而中运量的BRT、公交则可以承担“枝”的作用。干支结合,避免城市地下空间过度开发带来的“逆自然”问题。在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上,需要全盘谋划、全面提升,才能让市民出行更方便、流畅。

“第二是舒适。”骑自行车要有自行车走的路,不用心惊胆战地和机动车“肉搏”;乘公交,不用与陌生人“面面相觑”;过街,有天桥、有地下通道,不用绕上几百米找过街通道;散步,有慢行步道、绿道。“这些都是舒适问题,都要从人的需求上去设计”。

顺应大自然打造交通网络

朱宏伟说,长江新城江河纵横交汇、湖塘星罗棋布,新城的智能立体化交通网络的布局建设要在这一基础上,服务于“大江大湖魅力凸显的生态绿城”。

一、新城的交通网要融入这个水系丰富的海绵体中。

这一“融入”,是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全过程的融入。路网顺应和服务水系布局,新城建设应尽可能保持湖塘、江河的原始形态、岸线走向,减少人为的硬化干预,维持生物形态多样性。

二、顺自然而立,体现自然条件对交通网的承受度。

立体交通网,虽讲究“上天入地”,不过在河流纵横、水环境优越的新城,“上天入地”还需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为子孙后代建一个未来桃源

新城刚刚起步,内外智能交通网系统目前还没详细规划。在规划前,不妨先吸取城市交通建设的教训。“只有踩着过去的错误,才能看得更长远”。

目前,中国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路修了挖,挖了修的“拉链问题”;二是,路权争夺问题;三是,道路排水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的钥匙是,统筹规划,不留后患,严格落实、分步实施;解决第二个问题的钥匙是,给行人留下安全的人行道,给单车准备独立的骑行道,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先路权;解决第三个问题,所需要的则是务实和担当,把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下去。

愿长江新城能真正为子孙后代建一座蓝绿相依、动静相宜的未来桃源;为大武汉,为全世界建设一座全新的未来城市样板。(记者张全录)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