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艺术合伙恶作剧
2017-09-16 07:22:00 来源:汉网

奚蓓

不知道是科学在努力地追赶艺术,还是艺术在努力地追赶科学,总之,一旦追上,就会产生新的艺术门类,比如视频装置艺术,视频的科技手段和装置艺术相结合。这是个文雅的说法。不文雅的说法,就是科技和艺术互相恶作剧。

举个例子,视频装置艺术的开山之作是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在德国画廊里第一个引入电视作为素材的作品《音乐的展览会—电子电视》:他在电视机上摆放一块大磁铁,利用磁力干扰电视图像,使影像产生扭动变形,就成了艺术。这让从小还见到过室外天线,并因为信号接收问题而常常爬上屋顶转动天线,恢复电视画面的我们真不好想,也深感好笑,原来天线转动中,满屏的变形画面、人像、风景都成了艺术,那我们爬上爬下,简直就是行为艺术了。

再举个例子,他的另一件作品《全球槽》,就是截屏了电视里发表演讲的美国总统里根的变形头像。怪不得小品里要说“我十分想见赵忠祥”,小时候看到他在电视里播报新闻,信号时断时续,他的身形时而拉宽,时而收窄,原来相当于看了一场画廊里的艺术展。

现代视觉艺术就这么无厘头,现代科技也陪着艺术这么疯。挺好,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

不光科技陪着艺术疯,连音乐也陪着它闹。

据说白南准从小学钢琴,学得挺苦,可惜手指太短,钢琴老师建议放弃,他只好转向艺术。不过和钢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1959年他搞了个革命性的作品《行动音乐》,他拿着一把斧子把钢琴砸了个稀巴烂。台下的观众四散奔逃,评论界称其“文化恐怖主义”,但白南准自己认为,这就是音乐。

因为艺术本就是要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刺激艺术家的灵感、概念和创作意识,对人类视觉、听觉极限挑战。而艺术家则要采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强化观众视觉、听觉及触觉等感知的冲击,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带来全方位的精神震撼。用俗话说就是不择手段吓死人不偿命。

砸烂吓人算什么,最多只是恐怖片;利刃出鞘,才是生死大片。

1960年,白南准在德国科隆举行的艺术展上突然跳下台,拿出剪刀,一剪剪下了现代音乐大师约翰·凯奇的领带。电光火石之间,凯奇面不改色,白南准意气风发。两人合力完成了一幅名作。

这一剪太有名,剪领带成了他的象征动作。2006年白南准去世,葬礼上,包括小野洋子在内的嘉宾纷纷剪断领带,扔进棺材里,以表纪念。

从这点就看出艺术关乎生死,深入人心,编织出人间最美丽的视觉华服,虽然我们这些观众像孩子一样叫道: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

应力场:第四届美术文献展

展出地点: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时间:今起至10月20日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