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榴明
英国航海家詹姆士·库克说:“我打算不止于比前人走得更远,而是要尽人所能走到最远……”
悉尼市城市工作特别行政组不久前批准本市三位建筑设计师发布2050年未来城市建设计划,与1877年将澳洲大陆纳入英联邦版图的库克船长的壮志豪情极其相似。
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设计至三十年之后,世界各大城市这样的工作都在有序进行过程中,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来说,既非励志口号也非科学幻想,而是以精准的科学思维为城市的未来绘制蓝图。
2017年至2050年,在这段时间中,悉尼市政府想要最先完成的市政建设工程项目就是“悉尼地铁”。
常住澳洲的中国人,不厌其烦网上“科普”悉尼有轨公交三大体系:市内火车7条线路,城市轻轨一条线路,城际火车5条线路。
从城区到城郊,各类型轨道交通无缝对接,从中央商务区到温拿公园或海德公园,从唐人街到岩石区到达令港(情人港),从歌剧院到邦迪海滩到悉尼塔到海湾大桥……去蓝山、去中央海岸、去霍克伯里河、去骏域谷……城区内外,列车繁忙,从你身前呼啸来去,但是它们全都不叫“地铁”。
为什么悉尼没有“地铁”?因为以前不需要。
大银幕里看澳洲,山、海、平原、沙漠、森林,壮阔无比,植物疯狂生长,动物疯狂繁殖,原始大陆,自然风光,美得令人窒息……
所以之前悉尼城市建设者并不强调“地下铁”,正是因为“地广人稀”……
曾经,悉尼是一个优雅的闲散的乡野风光触手可及的城市,帕特里克·怀特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风暴眼》这样的镜头很多,长躺椅、晚香玉、殖民式花园,年华已逝的亨特太太,身后海天迷茫,海湾大桥横跨在杰克逊海港半空……没有悉尼歌剧院的岁月。
澳大利亚,247年移民史,21世纪前后,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旧大陆到新大陆,新一轮移民潮波涛汹涌,悉尼人口密度飙升比肩东京、上海。
缓慢的悠闲的田园农庄式的旧时光一去不返,昨天今天倏忽变幻电影蒙太奇文学意识流,地球旋转,时代向前,没给你留下伤春悲秋的时间——今天的悉尼,两件大事迫在眉睫:一、建设地铁,二、规划将来——为了城市生存的需要。
悉尼地铁,独立路权,和悉尼火车、悉尼轻轨、悉尼城铁管理运作相区分,投资澳元200亿,世界顶级设备,全自动无人驾驶机车、地铁站立体电梯上下……路线规划四个方案:南部方案、北部方案、快速方案、特快方案,目前南北方案获批投入建设。假设所有方案地铁工程建设成功,三十年后覆盖全城。
未来三十年,悉尼建设规划,重点锁定老城区。中心城区更新改造,高层建筑是城市建筑主流,高科技阳光植物绿色网络,高质量工作居住共生环境,创建文化、艺术、金融、商贸、旅游混合型社区和街区,其中,咖啡馆、电影院、游乐场、购物街必不可少。引市民从城郊到城内,引游客从海外到大陆岛,衣食住行,行先一步,公共交通建设世界领先是城市发展紧跟时代的首要战略部署。
生逢其时,悉尼地铁。2050悉尼模拟图,高楼入云,海湾如画,美若仙境……未来城市,人类设计人类梦想,梦想无限,生命有限。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