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伟大
2017-11-07 07:23:00 来源:汉网

周劼

有些人的孤独是可耻的,就像张楚唱的:“生命象鲜花一样绽开,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没有选择,我们必须恋爱。”

有些人的孤独是伟大的,就像舒伯特,只活了30年,一辈子没恋爱过,连个女朋友也没有。据说单恋过两个人,初恋特丽莎·葛罗伯,舒伯特说,“哦!我曾深爱过一个人,再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在我心中的地位,她占据了我心中最亲密最深刻的那份感情。”可惜,土豆敌不过面包,特丽莎嫁不了连土豆都没有的舒伯特,而嫁给了一个面包师。可耻的不是没有爱情,是养不活爱情。

另一次,21岁的舒伯特前往匈牙利,单恋上了自己的学生,19岁的美丽、高雅的女伯爵卡洛琳。这比初恋还无望,土豆和面包还只是一山之隔,穷书生和女伯爵则是天壤之别。爱情无处宣泄,只能化作音乐,他为卡洛琳写下了许多首清新脱俗的钢琴作品,“匈牙利和卡洛琳之间的美好回忆又一次占据了我的心。虽然我从来没有向她表白,但她却是我对爱情的最后记忆。我从床上一跃而起,用这份珍藏在心灵最深处隐秘而纯洁的情感,谱写出我生命中最精彩幻想曲,题献给占据我身心整整十年的女神”,其中就包括《流浪者幻想曲》,这场《完美舒伯特—旅德青年钢琴家贾然独奏音乐会》的压轴曲。

自己越活越悲催,孤独也就越来越可耻,但是爱情一点不少,化作创作的源源动力,谱成完美的作品,孤独就被赋予伟大的意义。个人不幸诗之大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就是这个道理。

伟大中之更伟大,是在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中完全听不到一个没房、没车、连裤子都没有的年轻人的哀号和埋怨,没有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虽然不像贝多芬那样荡气回肠、激情四射,但终究是坦坦荡荡,用音乐装点自己的优雅。如研究者所言,作品整体上有着恢弘的气势,到处都充满了希望。在主要动机变化过程中,音乐形象也不断变化,雄壮、甜美、悲凉、幽默、诙谐等一一涉及,这首钢琴作品整体上如同纪实故事,反映了流浪者内心思绪的变化和对命运的斗争,记录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恰如这部作品音乐主题所来源于的德国诗人施密特之诗《流浪者》所描绘:

故乡,故乡/明媚春光/遍地玫瑰已开放/和朋友散步游荡/和亲人欢聚一堂/那儿亲切的乡音使我欢畅

在他乡忘记境遇之悲,而回味故乡之美,如同爱一个人,忘记现实的冰冷残酷,而只思希望与温暖。这得多大的一颗心脏啊。贝多芬的愤怒做不到,莫扎特的欢畅也做不到,只有舒伯特的温婉,恰逢其时恰逢其地,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刚刚好。

舒伯特,天才,30岁,就像他的作品很多被称为“未完成”,故乡在又离开,朋友来又失去,工作有又没着落,爱情似乎降临又从未发生,都是省略号后满满的遗憾,但他似乎挺满足,这一生,有音乐,就够了。

附注,土豆的梗,说的是件轶事。那天,舒伯特饿得实在不行了,三天没吃饭,走进了一家餐馆,坐在餐桌旁眼冒金星,旁边一位诗人喝高了,大声朗诵自己的诗句:“我的歌声穿过深夜,轻轻向你飞去”。舒伯特一听,好诗啊,马上在菜单上画了五线谱,奋笔疾书,创作出了旷世杰作《小夜曲》。然后用这首小夜曲,换了两个土豆,没饿死。

完美舒伯特—旅德青年钢琴家贾然独奏音乐会

演出地点:武汉琴台音乐厅

时间:11月8日19:30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