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圆圆在轨道交通1号线停车场,伏地紧贴铁轨下颚检查轨道线性记者苗剑摄
记者郭佳通讯员曾斯产启斗
趴在铁轨上,眼睛和轨道平行,观察地铁钢轨线形是否标准;站在地铁驾驶室,瞭望设备设施是否有侵限隐患,感受行车平顺性、聆听轨道的声音,诊断有没有“生病”;甚至在乘地铁回家的路上,他也会习惯性去听轮轨的声音。“习惯了。”全国轨道交通“五比五赛”劳动竞赛维修能手、武汉地铁集团优秀青年、工建部工务一车间1号线东段线路工班班组长张圆圆笑着说。
今年30岁的张圆圆,负责轨道交通1号线黄浦路至堤角区段及硚口停车场轨道线路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凌晨零点到4点人们熟睡时,是张圆圆和同伴们最忙的时间,仅仅4个小时的“天窗点”,他们要完成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调整,对相关设备进行巡视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线路所有设备状态完好,保证列车正点、安全运营。
张圆圆每隔段时间就会去1号线感受行车的舒适度。“运行近半年,情况不错。”他指的是今年5月在太平洋至硚口上行区间更换的一段长达365米的钢轨运行情况。
这段365米长的小半径曲线线路钢轨经长时间行车后磨耗加剧,已达到更换标准。这次将采用创新技术方案,一次性更换提前焊接好的365米长轨条。其间,张圆圆和伙伴们积极参与长轨条更换施工方案的制定,多次配合调查现场,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施工万无一失、质量毫米不差。换轨施工当晚,他和同事们仅用2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365米长轨条的更换工作。
武汉地铁全线网目前共有轨道线路检修工人600余名,正是这些一线维保人员在高架上、在隧道里的每一个夜晚,每一次弯腰对钢轨的“望、闻、问、切”,保障了全线网超过360公里的轨道线路安全平稳行车,确保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