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顾爷”名号行走江湖的顾孟劼,有人说他是网红,有人叫他艺术普及达人,还有人说他是个靠艺术包装广告的商人。这些都对。但不得不承认,顾爷让艺术书籍从原本的小众地位跃至畅销书榜单,让聊艺术变成了大众话题,这是一件好事。昨天,顾爷带着他的新书《小顾聊绘画·文艺复兴》来武汉与读者见面。
“不正经”的灵感总在独处时迸发
在《小顾聊绘画·文艺复兴》之前,顾爷已经出版过《小顾聊神话》《小顾聊绘画1》《小顾聊绘画2》几本普及艺术的著作,这一次,顾爷说终于讲到了他最向往也最欣赏的艺术时代——文艺复兴。
顾爷聊艺术,从来都是走“不正经”路线。在这本新书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艺术大拿,被他加上了新的定语,比如,达芬奇是“异想天开的梦想家”,米开朗琪罗是“脾气暴躁的肌肉控”,提香是“德艺双馨的实干派”,波提切利是“一生未娶的痴情人”,拉斐尔则是“画如其人的小鲜肉”……
相比点评艺术水准,顾爷更乐意普及与艺术有关的奇闻趣事。顾爷分享,“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我们想象中的文艺青年形象基本没什么关系。他们更像是梁山好汉,平时逛街也随身带着刀,一言不合就拔刀互砍。这其实是和当时的社会现状分不开的,老百姓并不受警察和法律的保护,被人欺负了也没地方报警。作为一个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老百姓,你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学会自卫。那些艺术家不光会带着刀、穿着盔甲上街,还会自己研发武器(火药、火枪)。贵族们更是把城堡打造得密不透风,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最重要的幕后推手)那条‘瓦萨里长廊’就是为了避免暗杀而造的。”
他曾解释,严肃讨论艺术之道,大有专业人士在,而他做的事情,是用兴趣把大家领到艺术的大门口,至于要不要进一步去看看“门道”,那是读者自己的事,站在他个人的角度,看看热闹也没什么不好。
这些解读艺术的独到角度,都是什么时候蹦进顾爷的脑子里?他解答:“这就是创作者的灵感,每个人的情况可能都不一样,我是会在洗澡、遛狗、躺床上的时候灵感乍现,就是独处时会有一些想法出来。”
混入网红圈,但不打算拍电影
顾爷不是艺术科班出身,也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艺术教育,他大学念的专业是会计。他诙谐幽默的口吻和独到视角赢得了众多关注,但也遭受了不少批评,甚至谩骂。顾爷并不介意调侃自己,有人问他是不是因为红了才决定回国,他笑:“我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回国。”
但他看好国内的艺术发展,“历史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艺术中心,而且这个艺术中心一定也是同时期的经济中心,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美国纽约都是如此。所以,现在中国崛起的时候,有可能新的艺术中心就在中国的大城市,或许,现在已经是艺术中心了而我们尚未自知。”
坚持做艺术普及,顾爷觉得是件有趣的事,而用艺术包装广告,他也不觉得有何不好,“我们是内容的提供者”。除了经济收入,名气也随之而来,在2016年出炉的全平台网红排行榜前100名中,顾爷位列第50位。他说自己算是混入了“圈子”,而这个圈子的不少人都有“文艺梦想”,比如拍电影。
对于这一点,大众也都习惯了,韩寒、郭敬明这些早期的作家,以及张嘉佳这样近年走红的作家,都当导演了,网红如“papi酱”也主演了电影。那么顾爷呢?他摆手:“有人找我拍广告,我现在算是十四五线明星了吧?但我没有电影梦,就我个人而言,拍电影这事有点自不量力,人还是要认清自己。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刻着的神谕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命题’。”
记者黄亚婷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