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家何祚欢 还有一手好字
2018-01-31 07:21:00 来源:汉网

本报讯(记者王慧纯)何祚欢是评书大师,是作家,是曲艺杂家,是人人称道的“话家”,而他不为人知的“书家”身份,也在昨天开幕的“水墨汤湖——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中“暴露”了。

由武汉市文史研究馆、汤湖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水墨汤湖——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昨天上午在汤湖美术馆开幕。

何祚欢昨天现身画展,观众争相上前和他合影,这儿也有您的作品吗?何祚欢笑呵呵说,“写了几幅小字。”他的几幅书法手札正在参展,如《四君子画赞》《武昌户部巷小记》等,围观群众欣赏半天,“您的字文气。”

何祚欢和记者聊起了他的书法故事,“我长在汉正街,汉正街的老板都是幼儿失学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汉正街所有店铺里的学徒三年学出来都要练字,老板给学徒要发字帖,比较多用的是柳公权,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筋柳骨’嘛。我跟着学徒一起,趴在柜台上写柳公权。”

另一个对他书法影响至深的,是他的初中老师陈其愚,“他的板书,那可是晚清大书家何绍基的何体,赏心悦目,很自然地就影响到我们。我的字动不动就被认出来,‘你这是何绍基的体’,那种提顿转折时特别的一顿、那个字往左用力的劲头,逃不过。到了1995年,我50多岁了,几个朋友邀请我一起写,我说那你们帮我找个老师,帮我把字‘箍’一下。他们帮我介绍了老师陈义经,我说太好了,我蛮仰慕这位老先生的魏碑。我们搞了一个盛大的拜师仪式,规规矩矩地鞠三个躬,然后先生电话指挥我练字,54岁以后,我就规规矩矩练,一直到现在。他说走两遍,我还不一定只走两遍。井淘三遍出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我是到老来才体会到,书法还是要从师,不从师不行。”用何祚欢的话来说,舞台艺术是他的柜台,大家都看得到,这回他把“存货”都亮出来了,你能不看吗?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24日,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