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零时起,武汉公共自行车——“车小蓝”停止营运。约1年的时间过去,武汉街头已经不见公共自行车“车小蓝”的身影,然而公共自行车站点中自行车锁止器依然留在街头。自行车锁止器还有什么作用,它会拆除吗?近日,记者展开调查。
公共自行车站点空空如也
11月14日,江岸区高雄路上,超过15个公共自行车锁止器依然固定在人行道上,没有了公共自行车,锁止器空空如也,锁止器前停放的一辆共享单车格外显眼。锁止器旁竖立着一个柜箱,这也是公共自行车站点的组成部分之一,柜箱门被打开,里面的物品落了些灰尘。
“公共自行车不在了,锁止器却一直这样放着,不知道有什么用途,也没拆除。”附近住户看着车辆锁止器,不明白地摇摇头。在他们的印象中,公共自行车停止服务后,公共自行车站点最明显的变化是站点路面上有标线,上面写有“新能源汽车”字样。
高雄路上存在的车辆锁止器并非个例,在江汉区北湖西路等处都存在没有自行车停放的车辆锁止器。
管理方表示站点在升级
对此,公共自行车站点管理方工作人员表示,武汉公共自行车站点有超过2000个,目前暂时无拆除车辆锁止器的计划,计划利用设施为人们提供便民服务。
“公共自行车服务停止后,公司随即转型升级,目的是为城市智能管理、市民智慧生活提供服务。”工作人员介绍,公共自行车站点拥有通电通网的优势,中控柜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建设智慧城市,而车辆锁止器同样也会进一步改造升级。
“目前,站点升级正在进行,锁止器的升级方向也在进一步向相关部门研究申报中。”工作人员表示,一旦有最新消息会及时告知,但是具体时间表没有说明。
市民盼城市资源更好地利用
武汉正在推进智慧城市高水平建设,其中就包含智慧规划和管理城市,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
“我们都很期待公共自行车的改造升级,但是希望能够有明确时间表,如果设施有用,希望能够尽快利用起来,服务大众生活,做到物尽其用。”有市民表示,城市资源需要得到更好的利用,更好地服务社会。
记者姚传龙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