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
2017-01-02 19:32:00 来源:武汉晚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步伐,持续提升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

白皮书说,我国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拟命名为“长征九号”,计划2030年左右实现首飞。

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2030年首飞

白皮书指出,2011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

截至2016年11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86次发射任务,将100多个航天器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97.67%,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高密度发射能力持续增强。

白皮书强调,未来五年我国将研制发射无毒无污染中型运载火箭,完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进一步提升可靠性;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突破重型运载火箭总体、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氢氧发动机等关键技术,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实施;开展低成本运载火箭、新型上面级、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技术研究。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正启动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攻关,拟命名为“长征九号”,计划2030年左右实现首飞。

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白皮书指出,2011年以来,我国已突破掌握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航天员中期驻留等载人航天领域重大技术,载人航天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未来五年我国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和补给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完成空间站各舱段主要研制工作,开展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和运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提升载人航天能力,为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奠定基础。

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

白皮书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合理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切实保护空间环境,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使航天活动造福全人类。

白皮书说,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的原则。

白皮书指出,中国把自主创新摆在航天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航天重大科技工程,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航天事业跨越发展。

白皮书说,中国合理配置各类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发展,科学统筹部署各项航天活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提升航天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基础上,积极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综合新华社

未来5年

●开展重型运载火箭技术攻关和方案论证,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实施;建成空间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研制远距离、低成本、可重复的运输系统;

遥感、通信、导航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为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开展关键技术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和补给等关键技术;

完成空间站各舱段主要研制工作,开展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和运营。

●进一步开展深空探测

2017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从月面采样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目标;

2018年前后,发射“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

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实施环绕和巡视联合探测;

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的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工程实施,研究太阳系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