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董超
“一陪客户吃饭,肚子就拧劲儿地疼。各种检查都做了,就是找不到原因……”一周前,家住徐东的高女士给田巧萍导医打来电话求医。本周一上午,记者带着她就近找到了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方向明博士。
高女士38岁,是一家金融公司的经理。她说,自己是在大半年前患上拉肚子这个毛病的。奇怪的是,平时都还好,只要一陪客户吃饭肚子就疼,好像肠子打了结,必须马上去厕所。“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外面的东西不干净,后来发现同样的东西,别人吃了都好好的,我吃完了准保拉肚子。高女士很是苦恼。
这半年,高女士反复到医院做检查,肠镜也做了,但是都没有找到原因。有的医生按腹泻治,有的医生按肠炎治,但都不太管用。高女士说,年底公司忙得直跳脚,肚子疼也来凑热闹,症状越发严重。
“是不是越是着急上火,拉肚子的症状越重?”方向明仔细看了高女士的检查报告单后耐心地问。“是啊,越是想忍,肚子越是难受。”高女士有些不好意思。
“很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惹的祸。”方向明说,这种疾病在都市高知女性中尤为普遍,经常会有腹部不适或疼痛,但反复检查又查不出有什么病。“门诊中每天都会碰到这样的患者。”他接着说,超过九成人不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近四成人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还有些病人有时在左下腹可触及硬硬的“肿块”,部分还有压痛,于是更加紧张,生怕是长了肿瘤。其实这些“肿块”不是真正的肿块,多为痉挛的肠管。
“心理因素,在发病机制中排在了第一位。”方向明解释说,这类疾病又被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也凸显了心理因素的致病原因。肠道被誉为“第二大脑”,很容易受情绪影响,人在过度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下最容易出现肠道功能失调,变得敏感娇气,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要强的年轻人、学习压力大的孩子、刚入职场的毕业生、工作稳步发展的白领,容易中招。
“那我该怎么办呢?”高女士关切地问。方向明告诉她,要控制这种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很重要,起居要有规律,饮食上要荤素搭配,工作上要有张有弛,学会释放压力。平时多喝点酸奶、多吃发酵食品,比如手工馒头、新鲜泡菜、豆腐乳等。还可以在两餐中间或饭后一小时,把醋用凉开水稀释后喝点。
忙得不吃饭闲得想吃就吃都不好
很多人会说,明确了病因和易感人群,想要避免发病,做起来就不难了。方向明听了直摇头。他说,功能性肠病跟人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改变生活习惯,说起来容易,但是要做到还是很难的。忙于打拼的年轻人,作息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严重损害了胃肠功能。而工作清闲的人,业余生活丰富,想吃就吃,暴饮暴食、饮食作息都没有规律,也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所以,要养成规律作息和饮食的习惯。多运动,多吃纤维高的蔬菜、水果。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烧烤,刺激性的饮食如冷饮、辛辣食物、酒等都应尽量少吃。
本期陪诊:记者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