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陈志皋家
这看起来是朋友熟人互相辗转介绍结识的交往过程,实际上都是党组织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后有计划、有步骤的部署。
正因为陈志皋的家庭背景和身份,特别是他本人的思想倾向,非常适合于开展营救工作的需要,所以组织上要我出面去请他担任关向应的辩护律师。
我扮成上层妇女去找陈志皋,对他说我是个脱离了共产党组织的人,丈夫是已经牺牲了的著名共产党人宛希俨,并且留下了一个遗孤交由家人抚养,自己是到上海来找职业的。这样表明自己的身份,就是要让受委托的律师知道我是个革命妇女,以便互相间建立起必要的信任。
我还对他说,我的父亲黄颖初是湖南知名人士,当年曾经帮助谭嗣同整理编撰《仁学》,并支持变法维新。家里是个小地主(这是冒充的,其实不是),要营救的人是死去丈夫宛希俨的好朋友,又是我的姑表兄。他到上海来做小生意,不知为什么,被当做共产党而被捕了。但他确实不是共产党人,所以两家的亲友们都要我想想办法,无论如何要搭救他。
我最后说:“早就听说陈老太爷、陈大律师都是很开明进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请千万费心帮忙,开释这个被冤枉了的无辜之人。”陈志皋听了我的申述后,就接受了这个案子,并约定时间,到他家里去拜访他的父亲,争取获得“老太爷”的同情和支持,以便运用其影响力迅速解决此案。
我第一次去陈志皋家的时候,是孙晓村陪同的。孙晓村、陈高佣、李南香都是大学教授,常去陈家,陈志皋曾向陈老太爷、老太太介绍过他的这批好朋友。孙等谈吐礼貌很有教养,所以给陈老太爷的印象很好。
老太爷生病在家休养,对于儿女们的社会交往,只要往来者是正派人,就从不过问、干预。陈志皋对他父亲说:孙晓村想介绍一位黄小姐前来拜谒,听说黄小姐的父亲当年曾跟谭嗣同一起整理过《仁学》,支持过变法维新运动。
清朝末年,士大夫中的开明人士对谭嗣同都是很钦佩的,认为他编撰《仁学》一书,拥护光绪皇帝变法,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实行君主立宪,是为求中国富强,自己以身殉国,却又未连累家中父母,真是忠孝两全,十分难能可贵。老太爷本就敬佩谭嗣同等人,因此,还未见面,就先对我有了好感。
陈志皋还说,黄小姐的表哥是个小商人,被当局误认为是“共产党嫌疑犯”而抓起来了,她就是为此事来求助的。老太爷听后,很开明地说:“这年头,把辛亥革命的成果都断送掉了,连年军阀混战,到处苛捐杂税。共产党,共产党!哪有那么多人愿意冒着丢脑袋的危险去做共产党啊?还不都是给那些新军阀和贪官污吏们逼的吗?官逼民反嘛!”
黄慕兰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