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儿童座椅”热销背后的需求
2017-04-17 11:11:00 来源:武汉晚报

杨京

随着共享单车日益渗透日常生活,安装在车座的“共享单车儿童坐椅”在网络热销。记者在某购物平台上发现,数百家店铺都有销售类似的产品,交易量还不小。此类“儿童座椅”,成年人徒手即可安装,并可随时拆卸。不过,这类坐椅的质量参差不齐,还存在固定不牢、缺少安全带等问题。

与群众私有且配备固定座椅的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的特殊性在于,其初衷就是用来单人骑行,并不适合带人乘坐。无论商家宣称“儿童座椅”具备多高的安全性,这就好比在载货汽车上安装载人座椅,是明显违背设计理念的行为,显然会大大增加骑行的安全风险。

更何况,这类产品的质量本身良莠不齐,更让隐患陡增。事实上,部分商家在销售时提出“凡使用中发生意外,皆不属于本店负责范畴”的免责条款,就明显有推卸潜在责任之嫌,其合理性值得商榷。

而从骑行者一方考虑,共享单车本质上是提供短期租赁服务,骑行者只有使用权,对单车的外观结构进行变更和改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违约行为。一旦使用类似的产品造成事故,必然会因为违约在先,在索赔维权上带来一系列难题。其间的利害关系,需要公众,特别是广大家长引起重视。

虽然弊病颇多,如果销售行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监管部门的介入。不过,同时应该看到的是,“儿童座椅”之所以颇有市场,背后也传递出一个信息:群众在亲子出行上的需求,应该被纳入考虑。

在实际生活中,家庭共同出行十分常见。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独立骑行的年龄,整个家庭只能放弃使用共享单车,否则就只能冒险打“儿童座椅”的擦边球。既然加装“儿童座椅”之风已盛,共享单车的运营方不妨推出适合亲子出行的单车产品,顺应市场的需求。

当然,这个问题涉及到运营成本,乃至风险控制方面的种种因素,企业采纳与否需要视各自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过,既然公众的需求切实存在而且足够合理,靠提供足量的“良币”,挤压乃至消除“劣币”的生存土壤,至少是一条值得思考的路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