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局36
2017-09-18 07:13:00 来源:汉网

三颗子弹射向目标

正愤恨间,白须老儿越走越近,检阅完中国仪仗队,已来到俄军队列前,进入射程。安重根当即拔枪跃出人群,连扣扳机,三颗子弹射向目标。他少时就是神枪手,此刻用的虽不是最趁手的猎枪,但依旧弹不虚发。小老头儿中弹扑倒,安重根忽一转念,万一目标不是伊藤,岂非徒劳无功?随即又向两旁日本官员中另外四人各开一枪,四中其三,人群惊呼中,中弹者倒卧一片。

安重根用的是弹头刻花的土制“达姆弹”,这种子弹由于弹头铅心露出,射中人体后的纵向穿透力会减弱,但随着铅心破裂,子弹会在人体内爆炸,杀伤力极大,是以1899年的首届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将之列为禁用,但此时为求必杀,安重根已无暇他顾,他相信中弹之人,势难生还。

几名俄国兵冲上前来,安重根已打光了子弹,无意再做徒劳的抗拒,投枪就缚,被人高马大的俄国大汉们扑倒在地时,一种大事已毕的轻松畅快却自心底涌起,肉身的痛楚浑然不觉,仿佛神游物外。他躺在地上仰面望着天空,但觉明净高远,一瞬间喜不自胜,用他所会的为数不多的俄语单词纵声高呼:

“YpaKoryo!”

“YpaKoryo!!”

“YpaKoryo!!!”[俄语“朝鲜万岁”。]

伊藤博文三处枪伤俱在要害,回天无术,弥留之际,他问刺杀者为谁,当听说是一个朝鲜人时,低声骂了一句“混蛋”,似觉身死竖子之手,有所不甘。这是伊藤博文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其后便陷入昏迷,四五分钟后呼吸停止,生命终结。

当时是1909年10月26日上午十点左右。

另外几名中弹的日本官员分别是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川上俊彦、南满铁路理事田中清次郎,以及森泰二郎,均是轻伤,性命无碍。

当时哈尔滨的中方官员施肇基是一代能臣,伊藤遇刺时就在现场,事发后立即封锁哈尔滨电报局,自拟英文通稿确定言辞滴水不漏后,才将之拍发给欧美各大报,并急电北京,申明事发地哈尔滨火车站归俄方管辖,中方无责,对此事表态时切不可有“保护不周”之类歉语,以免贻人口实。得益于施肇基妥善部署,日本未能借机发难。

安重根被俄方逮捕后,很快移交日本。第一次审讯中他报上“安应七”之名,不提在韩国的家人;被问及职业时,不知是不是暗带嘲笑,答道:“猎人。”

但日本的刑侦网络早已遍布朝鲜,安重根真实身份很快被查出。日本人使出瓜蔓抄手法,与之相关人等都被调查审讯,仅在安重根少年时与他有数面之缘的金九也被盘查,而当他得知“安应七”就是当年的神枪少年安重根,赞叹再三。

曲飞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36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