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李贵平
盛夏时节,我和几个摄友自驾来到阿坝州小金县,原拟经木坡乡北去卓克基,途经登春村时,忽然看到密密麻麻的藏族居民结伴攀爬。一问,他们是去一个叫葛尔格的高山草甸参加嘉绒藏族民俗文化盛会。当中,让人期盼的“德勒布”刀枪舞,也将铿锵登场。
听到德勒布时,我心头怦然一动。这些年,我在关注藏地兵事史时久闻它的大名,现在有机会去看看,兴许能从中咂摸出点原汁原味呢。
临时合计,调头上山。
这是一场幕天席地、和大自然气息相通的露天盛会。所有演员都来自木坡乡八个村的嘉绒藏族居民。鼓乐声中,锅庄、藏戏、三句半、弦子弹唱生动俏皮地演绎出犁地、下种、收割、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青稞酒、打酥油茶等日常劳作情景。
德勒布一出场,就受到人们的惊呼。德勒布,又名出征舞。十来名高大的舞者,个个有着枣红色的脸庞。他们身披黄色短披肩,脚蹬高腰藏靴,背弓箭,挂短刀,或瞄准射击,或张弓搭箭。强劲的鼓点,烘托出嘉绒男子出征杀敌的勇猛刚性。
此时在我眼里,德勒布早已不是一场舞蹈,它在复活出一段历史。德勒布,来源于嘉绒藏地一段悲壮的往事:十八世纪中叶,巴勒布(今尼泊尔)的廓尔喀族入侵中国后藏,他们掠牲畜,杀藏民,焚房屋,一路施暴。这引起嘉绒藏民的众怒。清廷战令甫到,这些格萨尔王的后代,迅速组织一支两千多人的远征军西行抗击入侵者。嘉绒男人吃苦耐劳,总是被调遣到战事最激烈的地方去鏖战。一年后他们终于把廓尔喀族人驱逐出境,但自己也伤亡惨重。德勒布,就是以这场战争为背景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史诗性舞蹈。
三百多年来,德勒布历经兴衰一度濒临失传。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德勒布终于重出江湖。
离开葛尔格草甸已近傍晚,从雪山吹来的夏风,伴合着金川河的汩汩涛声,扑打着我的车窗,那么铿锵。这些声音定然是在告诉我:德勒布何止是一种舞蹈,对嘉绒藏族和所有关注这个民族前世今生的人来说,它俨然一把丈量历史的尺子,既镌刻着悲壮的过往,也标注着灿烂的未来……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