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明眺生通讯员许丹朱旺国)昨天是元宵节,月湖风景区举办大型联欢会,特意请来孝感一皮影戏团为武汉市民表演皮影戏。
上午10点,数十名市民在月湖风景区凤凰广场皮影戏表演区观看。有的正面看得不过瘾,就跑到后台看演员们如何操纵皮影木偶。上午共演出了《武松打虎》《擒悟空》等5出戏。家住汉阳马鹦路的王华亮,与丈夫看完皮影戏说,小时候看过皮影戏《猴子捞月亮》,印象很深。好多年没看了,现在重新看到,感觉很亲切。
孝感皮影博物馆馆长娄建军告诉记者,从2016年10月起,师父滕德清就带领他们几人来武汉演出皮影戏。截至目前,已在湖北省美术馆、华中科大、华师等单位演出了上百场。所到之处很受观众欢迎。他们共排练了20多个剧目,孩子多的地方,以演动物剧为主;大人多的地方,以演四大古典名著故事为主。
记者发现,表演《武松打虎》时,经过一番激烈搏斗,武松骑在虎背上。正准备痛下杀手时,附近有人大喊:“杀不得呀,这是一只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武松听后,放下拳头,饶了老虎。老虎临走时,向武松抱拳致谢,并用英语说了句:“拜拜!”顿时,观众被这幽默的对白逗得哈哈大笑。
为何对传统剧目作如此改编?滕德清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9年,他们应邀到北京中华世纪坛演出皮影戏《武松打虎》。演出结束后,文化部一位退休干部对他说,你们的皮影戏演得很好,但是有一点遗憾。就是武松把老虎打死后,观众大多情绪低落。可能因为老虎现在是濒危动物,受法律保护。建议不要将老虎打死,还可以借机宣传一下野生动物保护。滕德清认为有道理,回家后作了改编。后来的演出实践证明,观众的确更喜欢武松手下留情,放虎归山的喜剧结局。
至于武松打的是什么虎,《水浒传》没有明说,而只描述特征为“吊睛白额”。记者查阅资料得知,有人认为,“白额”正是华南虎独有的特征;也有人认为,武松打死的应是华北虎。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