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时通过了听力初筛仍出现耳聋
2018-03-04 07:14:00 来源:汉网

本报讯(记者刘璇通讯员周建跃温红蕾)宝宝很少咿咿呀呀出声,想着出生时通过了听力筛查,妈妈并没太在意。直到1岁后宝宝仍不开口,喊也没反应,这才抱到医院。前日,得知女儿患上了迟发性耳聋,王女士当场瘫坐在地。

前天,王女士抱着1岁的甜甜找到省妇幼耳鼻喉科,听力筛查双耳都没有通过,一系列检查做下来,双耳听力重度受损。好在发现不算太晚,目前通过佩戴助听器进行语言康复,后期再植入人工耳蜗,听说都不会受到影响。

“家族中没有一个人耳聋。”王女士怎么也不肯相信自己会生个耳聋宝宝。接诊的耳鼻喉科主任段传新告诉她,迟发性耳聋多是基因所致。

门诊中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只要出生时通过了听力筛查,听力就没问题。“这是个误区。”段传新介绍,去年8月,他们随机抽取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出生的,年龄在1个月至11个月的已经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1268例宝宝进行听力复筛,结果只有1250例通过,18例未通过。深入调查发现,这18例患儿均没有孕期感染、先兆流产、耳毒性药物史,也没有耳聋家族史。其中,15例有分泌性中耳炎,3例是迟发性耳聋。

段传新介绍,宝宝听力初筛过关的家长,超过九成以上都没有在3~6个月时带孩子来医院进行听力复筛,平时也不注意观察和监测孩子的听力发育。他透露,初筛过关后,90%以上的孩子听力都不存在问题,但仍有少部分孩子可能发生迟发性耳聋,或是因病毒性感冒、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导致听力受损。特别是出生后高黄疸、妈妈在孕期有宫内感染等高危因素以及曾在新生儿科住院的宝宝,最容易发生迟发性耳聋。

段传新建议家长,平时应该根据不同月龄宝宝应具备的听力能力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就医,至少半年带孩子查一次听力,建听力档案。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