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湖北高考成绩公布。凌晨3点,华师一附中高考生杨庚宸在睡梦中被爸爸喊醒:“儿子,你考了688分!”迷迷糊糊的杨庚宸兴奋了——考完后,他给自己预估的分数是680分。
语文129分、数学148分、英语150分、文综261分,成绩公布后,他也因此被网友们称作“别人家的孩子”。
杨庚宸老家在湖北襄阳,五年级时举家搬来武汉,在华科附小读完小学,初中在湖北华一寄宿学校读书,中考时以511的分数考入华师一附中。他喜欢文科知识,热爱现当代文学,高一下学期就选择了读文科,成绩也一直稳定在班级的前列。
成绩这么好,杨庚宸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他是住读生,高一时一般学习到晚上10点半就睡了,高三时也顶多晚上11点半睡,学习效率很高。杨庚宸说,他觉得“回归课本”是最重要的经验,好成绩不是靠高三一年拼出来的,高一、高二时就要把课本学扎实。学习时还要“勤动手”,“很多知识听一遍以为自己理解了,其实很难掌握到位,还是要多写多练”。
高一下学期开始,杨庚宸就没有上过任何校外培优班了。“知识是有体系的,指望靠培优班构建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这是不现实的。”此前,他也上过物理培优班,感觉大部分时间都在刷题,很没有必要——“我可以自己做题,跟老师请教啊,更有针对性!”
会学习,分数高,但杨庚宸并不是“书呆子”。他是“文艺青年”,是学校媒体中心新闻部的学生记者,学校举行大型活动,他都会认认真真写下新闻稿。他是文学社的社长,会自己写写小诗。他喜欢烘焙,做过小饼干、小奶酥之类的点心。他还是个运动“达人”,喜欢打网球,高考一考完就打了两场球赛。这几天,他还给自己报了俄语班,准备利用暑期多学一门外语。“各种活动都在丰富我的人生,我都很有兴趣,不怕耽误学习。”
目前,杨庚宸打算填报的院校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他告诉学弟学妹们,对待学习不要好高骛远,要踏实学好课本知识,也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因为一两次的考试失利就丧失斗志。“高中很长,人生很长。”
记者刘嘉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