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90后网格员张婉仪拨通独居高龄老人张镜爱的电话,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得知老人喉咙不适需要药品后,她专门到药店为老人买药。将药品送上门后,她又为老人做起家务活。
今年29岁的张婉仪是贵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家就在西马街道。2021年1月,她来到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第三网格工作。“她一个读书伢,能处理好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吗?”居民张荫萍初见这位有点“学生气”的网格员时曾有过疑问。近两年过去了,她对张婉仪刮目相看:“小丫头来社区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把居民的大事小情放在心头,做事也细致认真。”
从最初的误解到成为贴心“丫头”
刚到社区,在同事和居民的热心帮助下,张婉仪慢慢摸索着网格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不熟悉情况还闹出了误会。
一天上午,张婉仪接到居民张镜爱打来的电话,因为担心家里天然气不够用,张奶奶希望她能帮忙充值。张婉仪便用自己的手机输入户号,帮忙代缴了1200元。张婉仪回忆,这是她第一次办理天然气充值,不知道如果IC卡还有余额时,再次充值的钱是无法圈存的。而老人看到余额没有增加,则误以为她并没有帮忙充值。最后是社区书记施敏了解情况后,联系上张奶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潘玉,经过解释才消除了误会。
或许是不打不相识,张婉仪和张奶奶一来二去逐渐熟悉起来,成就了如今的忘年交。平日里,张奶奶一个人居住在家,“丫头对我很关心,平时不管是楼上漏水,还是要买药,都是她跑前跑后帮我办”。张镜爱说,感觉她就像是自己的亲孙女一样贴心,还经常陪着自己聊天。
650位居民有她的微信
张婉仪所负责的网格共有381户居民,845人。“网格里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不少是独居老人。”近两年来,她的微信已加了650余位居民及家属为好友。“刚来社区时我谁也不认识,通过为居民办理老年证、买药这样的小事,慢慢就和很多居民和家属建立了联系和感情,现在网格里近9成家庭有我的微信。”
张婉仪介绍,平时居民会发微信消息咨询老年人体检等各种事情,她也会在朋友圈发布便民服务通知。为防止漏掉居民发来的消息,她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微信。回家后,张婉仪的手机也是24小时不关机。
今年9月,张婉仪考取了初级社工证,决定继续扎根在社区基层服务。“网格工作看上去都是小事,却是关乎每一位居民的大事。认真办好居民提出的每一件事,就是在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记者汪丽婷通讯员喻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