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夫妻没有隔夜仇,毕竟感情深厚,吵个架又算什么,第二天就和好了。
但现实却很骨感。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睡前吵架,醒来后非但不会和好,反而还更容易记仇。
昨晚对方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经过一晚的沉淀都能记得牢牢的,正好还能为下一次吵架积累素材。
这显然违背了那句老话,睡前吵架更记仇,到底是什么原理?
夜晚情绪的催化剂
老歌里唱到,都是月亮惹的祸,这句歌词其实揭露了一个道理:夜晚时分,人们往往感性。
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会在一天内有多次波动,尤其是在夜晚时分。换句话说,晚上人们更容易多想。这也是很多作家习惯在夜晚写作的原因。
一句随口说出来的“你要这么想我也没有办法”。如果放在白天,对方听到了也许就会一笑而过,但到了晚上,却可能会拆解出许多不同的意思来。并且,拆解出的意思大多还是负面的,诸如“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或者“你是不是想破罐破摔”。
实际上,这都是人体内的激素作祟。人体存在昼夜节律的现象,也就是生物钟,根据外界环境的不同,自身也会进行调节。
白天时,血清素含量较高,人的情绪相对正面,而到了晚上,为了助于睡眠,人体会分泌褪黑激素,血清素的分泌水平则会降低,情绪就会转为相对消极。像很多抑郁症患者,体内血清素的分泌都比较少。
如果是在上午或者下午吵架,可能双方都会就事论事,目标一致,让事情得到解决。但到了晚上,双方都本能地多想,于是这个架吵着吵着就会远离重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能拉出来互相攻击。
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吵架了。
当然,还有一点现实的考量。等你俩带着情绪吵完架,能听你倾诉的人大多已经睡着或者睡意蒙眬了,根本不能帮你排忧解难。只能自己忍着,越憋越难受。
即使有人是夜猫子,也会在昼夜节律规律的支配下变得感性,可能无法理性地帮你分析问题,而是侧面上推波助澜。
总之,夜晚吵架,对情绪的影响绝对是远远高于其他时刻的。
睡眠让火药桶升级
有人会疑问,昨天上午,家人交代你去做某件重要的事,虽然答应了下来,但转头就会忘记。可为何吵架这件事,睡过一觉反而记得牢呢?
其实,是睡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研究表明,睡过一觉,短期记忆就会转变为长期记忆。
这和睡前背单词记得牢有着相似的原理:倒摄抑制。
白天吵完架,人们往往还会做其他事,吵架的细节和当时的情绪就会被淡化,可晚上吵完架再睡觉,这点并不难忘却的记忆就会被强化,此后不断地跳出来。
简单来说,后来的记忆会不断干扰先前的记忆。距离睡觉越近发生的事情,会记得越清晰。
这里要特别提示一点:睡前记仇,比记住其他事,要容易得多。
这是由于带着情绪入睡,负面情感会让大脑的杏仁体、纹状体失控扭曲,简而言之,就是让你越睡越生气。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遇到开心的事,睡一觉可能记牢程度加一倍,遇到不开心的事,记牢程度就会翻几番。
这里又要引出一个残酷的现实,上面我们说到,夜晚吵架,往往是没有结果的。你希望对方哄你,不然誓不罢休,对方却认为你蛮不讲理,想要点到即止。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记仇”心理。
美国《老年学杂志》有一项研究,当天争吵过的人里,觉得问题已经解决的,隔天负面情绪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可那些认为问题没解决的人里,负面情绪比当天高出了一倍。
很多人不解,为何吵完架对方倒头就睡,隔天就好,只有自己生闷气,看完这个研究大概就能理解了。
睡前吵架危害很大
除了容易记仇,睡前吵架对人身体也有许多危害。
情绪受到剧烈波动,会使人的心跳频率加快,呼吸变得急促,短时间内难以入睡。
俄亥俄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睡前没能谈拢的夫妻睡眠时间都在6小时48分以下,反之,睡眠时间都超过了7小时。
如果总是睡前吵架,长此以往,患上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甚至阿尔兹海默症的概率将增加10%。
为了身心健康,调节情绪显然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