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那片海》正在CCTV-8、腾讯视频热播。该剧以上世纪70年代的老北京为背景,以一群在什刹海冰场上相遇相交青春飞扬的年轻人为叙事对象,跟随他们的步伐一起踏过跌宕起伏的三十年人生长河。剧集细腻地将理想、成长、友情、爱情等元素在时间纵深里融合交织,从意气风发的青年人群像切入,展现了青春与理想相伴的燃情岁月,以人物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成长与抉择,带领观众回望漫漫三十年里鲜活的时代记忆。
时代画卷里的人物
群像与激昂岁月
20世纪70年代末的北京,几个年轻人在什刹海冰场相遇,所有的际遇从此出发,肖春生(肖战饰)、佟晓梅(李沁饰)、叶国华(刘芮麟饰)、贺红玲(曹斐然饰)、叶芳(赵昕饰)、陈宏军(崔航饰)等一群年轻人在30年间,跟随时代的激流追梦奋斗。肖春生心怀梦想志气飞扬,在任何岗位都能脚踏实地、心怀热忱,遇何种境况都从未停下对理想的追寻,对友情更是仗义坦荡、善良又纯粹。佟晓梅梦想做一名医护人员,有信仰有坚守,渴望用专业能力为病人筑起一道生命防线,她温婉的外表下是对事业与未来的笃定。叶国华开朗率真却时常自卑,对于人生的抉择很有自己的主见。贺红玲把音乐事业当做头等大事,叶芳身怀抱负成为了第一代大学生,陈宏军也勇敢地把人生握在了自己手中……对理想与友情的赤诚为他们赋予了独特的人格魅力。
可以说,《梦中的那片海》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生动有血肉的。他们在记忆中的什刹海冰场上不期而遇,共同在迷茫而热烈的时光里为梦想奋斗追逐着,用热气腾腾的朝气感染着彼此。
现实主义成长
叙事下人生与命运的书写
鲜明写实的时代感让《梦中的那片海》更具代入感,其现实主义的写实叙事使得人物的个体成长与复杂人性更有共鸣性。人物被放置于广阔的时间长河里,个体成长在时间线里形成鲜明的前后映照,物是人非的命运变迁令人唏嘘不已。
从梦想与激情交织的70年代迈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千年,剧中人物历经沉浮与锤炼,在人生岔路口面临着不同抉择,复杂的人性在现实的磨砺中呈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该剧女性角色的设定,其充沛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佟晓梅到贺红玲、叶芳,每个人都呈现出丰富饱满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与坚持。尽管也有感情世界“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纠结与冲突,但该剧彻底摆脱了“拉踩式”对比,不管是佟晓梅的沉静执着还是贺红玲的张扬奔放,都以丰富的层次和多维的角度呈现人物弧光。
得益于人物本身有力的内核塑造,《梦中的那片海》的爱情戏份不仅突破了套路式情节,更呈现出少有的深度。
几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既非简单的命运误会,也没有为了戏剧冲突而出现老套的“旧友反目”或“悲情退出”,不管是男女主最终的彼此选择,还是男二和女二的每一次转变,爱情的到来、逝去、坚守,都与人物个性、价值取向紧密相连。一见钟情的火热、相濡以沫的温暖、心意相通的灵动、执着坚守的隽永……在《梦中的那片海》中,爱情呈现出多层次的美,而这种种不仅令观者感叹这一人类至美情感的“值得”,也不由会跟随剧中人思考其中梳理不尽的微妙与玄机。
《梦中的那片海》的镜头跟随几位主人公走完长达几十年的生命历程,其中更呈现出一种日常生活的史诗性。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几位主人公的故事不断向外延展,体现出个体命运与大时代的同构性,整个剧情也由青春故事向家国情怀递进。
本报综合消息制图/易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