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剪头了?”“啊!”“你怎么能剪头呢?”……最近,长春市民姜先生无意中剪了一次头发,却被其舅舅发现,两个人差点闹僵。而产生矛盾的源头就是“正月剃头,对舅舅不利”的民俗传说。
姜先生大年初六理发被舅舅发现
24日,大年初六,姜先生在家享受着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25日,他也和大家一样,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了。上班前的先生是不忘塑造下自己的形象。24日傍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有些沧桑,便产生了剪头的想法。于是,他来到了离家不远的一家理发店,花了20元钱剪了头发。
结果不巧,在 姜先生穿过市场准备回家的时候,被在市场卖杂货的舅舅发现了。开始两个人还较有兴致地聊着天,但聊天中,舅舅发现姜先生剪了头发,便立即感到不太高兴。“你剪头了?”“啊!”“你怎么能剪头呢?”,两个人就这样呛起来。最后,还是被亲戚调解好了。
虽然两人最后被亲戚调解好了,但大过年的差点闹僵还是让两人心头不愉快。
调查:七成受访者不信“正月剃头死舅舅”
姜先生说,他根本不信各种传说,所以也毫不避讳地剪了头,“目的很简单,就想精精神神地上班。”姜先生说。
但他没想到,舅舅还挺在乎这事儿的。
“当时我剪头时,理发店里不少人在剪发,也没人提起过这事儿。”姜先生说。
25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多家理发店,发现大部分理发店均已正常营业,其前来理发的人并不少。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30多位市民,有7成受访者表示不信“死舅舅”这个传言。
“我觉得无所谓,我正月里也剪过头发,也没死舅舅呀。再说,如果真死舅舅,那岂不是天下大乱了?”长春市民刘先生说。
采访中,有少数受访者表示,还是谨慎行事。“我一般年前就剪好了,到二月二再剪,一个月长不了多长。”长春市民高先生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理发店生意不仅没受到影响,还有不少理发店因人较多,不得不采用提前预约剪头的方式。
“正月剃头死舅舅”到底怎么来的?
“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首民谣传唱了数百年,人们都忌讳在正月里剃头。其实,这首民谣根本不是对人们正月剃头就会死舅舅的预言,不剪头是“思旧”,而不是“死舅”。
因明清两朝发式不同,明末清初,满清政府命令所有国民必须改为满人发式剃头留辫子。时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剃头,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政府对抗,于是就用“思旧”的谐音“死舅”,编唱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民谣。
岁月早已朦胧了原来的意思,时至今日,全国仍有很多地方恪守着正月不进理发店的习俗,这倒给理发师傅们每年放了一个月的“年休假”。
来源/中国广播网、光明日报
本期监制/宣明栋 主编/江平 编辑/江永韬
社会在进步,民俗在发展,为舅舅和外甥的亲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