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迷恋笔会的美文”(留言)
2015-02-28 23:28:45 来源:文汇笔会

“一直迷恋笔会的美文”(留言)

2015-02-28 文汇笔会 文汇笔会
文汇笔会 \

ibihui

文汇报笔会副刊的官方微信。一代代编辑,为您维系着与一代代文章大家的关系。这是一条静水流深的文字长河。

关于笔会和笔会微信


颜书蠹

过年还更新,辛苦啦!


自由飞翔

关注你们二十年了

Water

一直迷恋笔会的美文!


孙小宁 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

邵颖华

"生活里有种东西,值得你继续为它付出。"读到这里,身体里的某种东西似乎被作者给激活了。生活让我们变得粗糙,变得沉浸在一些碎片中,变得远离了真正的文学艺术,契诃夫们也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若能随着作者安静地再去看一看契诃夫们的作品,能发现这些大师以及作品在当代人身上甚至自己身上的烙印,也一定是值得的啊。


Wen

生命里的疼痛……错位的目光。


三山

契诃夫这篇好喜欢……也在心上敷了一层细雪……洁净轻柔


王?

本人特别喜欢契科夫的短篇,最近又买入一套大师的修订版短篇小说全集,能遇见一个出色的翻译家,于读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幸福。



杨扬 悠悠茶韵伴书来


闲野云鹤


茶韵书香,精致雅极!杨扬文中最妙的是,夜半更深时分,读着书,兀自想起了佛门的"一炮红"香茗,这就忙不迭起座翻找起来了!阅读的余韵未尽,仿若茶茗的清香袭来,这夜色朦胧之际,悠悠长长……


余秋雨 关于《中国伶人性别文化研究》


潘澄海

大凡序言总不外乎写些该作品的学术价值和内容简要,当然,也可以介绍一下,作者的身份。有点褒奖之词在情理之中,但切忌言过其实。余秋雨是当代文人中比较喜欢用过分花俏的词语和骇人听闻的对人和事作判断。请看本文中的< 不管怎么说,他在世纪之交先人一步,把握到了高层学术的前沿,提升了戏剧研究的境界,也提供了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例,值得肯定和鼓励。>什么前沿,境界,范例这恰当吗?至于称某脱口秀演员为:一百年才能出一个。如此吹捧,至少对佘秋雨的形像是不利的。当然,这也不影响他应有的学术地位,只是多了些瑕疵罢了。


路在何方

不能这样说艺术,至少我爱京剧从没想什么性别!



舒飞廉 我仍相信集市的魔法


C同学

集市,实看是买卖的场所,虚则是众生修为的道场。你可以拒绝这个,拒绝那个,但你拒绝不了你内心坚定的走向,如何证明这一点,去集市,你会发现内心的指向,而且在变化着,成长着……

沈阳路集市,我爹的最爱,活鸡鲜鱼,满目琳琅!



范晶


对俗世烟火气息的熟悉与迷恋,成为我们在人群中认出彼此的密码。


路明 曹安路,我们回家的路


GT

读了路明的这篇文章,对他的了解更为全面:八零后,上海知青子女,生长在紧邻上海的一个江苏小镇,从小奔波在连接小镇和上海老家的路上。在父母的鼓励和教诲之下,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天分,他考取了上海某名牌大学,并最终回到上海,成为一名年轻有为的大学老师。漫长的回家之路,也是他的人生之路,在这条路上,他走得坚毅而踏实,不仅实现了父母多年的心愿,也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理想。衷心祝福他和他的家人幸福安康!


邵颖华

还从来没看过有人这么写上海,从来没像今天似的觉得上海还有亲切的感觉。回不去的上海和回不去的村庄是一样的乡愁吧?春节时这样的乡愁会泛滥会传染啊。去乡、去城、去国,我们一直都在离开,也一直都在回归。一直在路上。


黄玫瑰的妈妈

路明的这篇文章令我太有感触了。我的记忆里,同样是儿时说着三种语言 ;同样被父亲手段简单粗暴地要求学习,同样对现在迅速变化的上海看不懂和无可奈何,原来这些不仅是我的私人记忆。如果《繁花》写出了我们父辈对上海这座城市深深的眷恋,感谢路明,说出了我们这些人的经历和感受。风把蒲公英吹向四面八方,有些种子仍顽强地想回到生长的地方,当他们自己开花时,不惜代价地奋力拼搏,让孩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那种痴情,是现在的新上海人无法理解的沉重。



闫亦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情故事!



吴震溟

如今的上海已经是全国人的上海,上海小囡已经不再会说上海话了,但是上海永远会是他们的家。


瑞雪迎春(新疆读者)


我的上海同学都回去了……



夏一玮

写得真好。



邹建区

曹杨一村已年过花甲,将沦为城中村,还保护建筑”――人艰不拆?!



等到明星皙皙

喜欢这种不哗众取宠,真挚深情的文风。上海人对自己的身份有特殊的情结。另,第一家肯德基在外滩东风饭店,不是和平饭店哦!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这家肯德基也已经不在了。



黄灿然 以诗贺春;贫者不贫,富者不富!


hejing

像乡野里繁花盛放向一个孤独者致敬一一好诗。好访谈。


杨燕迪

黄灿然,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译者与诗人。他在翻译布罗茨基的伟大散文集《小于一》之后接受访谈说,译得再好也嫌不够好。此话让人难以忘怀……



潘澄海

新春佳节读到了黄灿然的几首诗,说实话,我并未被诗本身深深吸引,但读了后面的访谈我倒是被诗人对生活的悟性所感动。别是问题不在于贫与富孰优孰劣,而在于贫者本身也受跟富者一样的贫富观念影响,不懂得自己的美与好,但我相信有一小部分贫者是懂的,就如同富者同样会发现富之空洞。而就我自己而言,我很早,非常早,可能是青年时代甚至少年时代,就知道贫者不贫,富者不富。远些话说出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现实生活的本质的诠释,这是一种境界!值得我好好领悟,从他的诗作,从他的人生中领悟!




王晓玉 除夕琐忆


郭文斌 愿人人都能顺利返乡


明珠jj

春节一忆旧不免都落入俗套,就是忆苦思甜。年轻人看待我们大概像我们误会他们一样吧。我曾想新潮一点不要再喋喋不休诉说苦难,但是不行。王晓玉老师写得好,过去时间不长,真像做梦一样,不反复唠叨,自己还真不信了。


潘澄海

读了王晓玉的除夕琐忆倍感亲切,真是岁月如飞,往事历历。近年,常在电视上看到她的儿子的身影,坐在嘉宾席上。看到他,使我常想起三十多年前,初见王晓玉的情景年轻,干,略带几分男子汉气概。好快啊!如今她的孩子成熟了,我们也老了。她在文中所叙的琐忆几乎是我们同时代人的共同记忆。只是她黑龙江生活的回忆更弥足珍贵。今天是大年初一,人们都带着美好的期盼掀开了羊年的日历,在这走向新生活的路上,回忆一下以往的生活,让年轻人知道他们的前辈是怎样从艰难困苦中走到今天的,也许也一种难忘的交流。青山在,人未老,愿王晓玉青春长驻,羊年快乐。


闲野云鹤

印象中,过年的标志就是千万芸芸众生,千里迢迢赶回故乡去赴那席年夜饭,无论年夜饭丰盛与否,都没关系,只要是母亲或者父亲,妻子或者儿女早早筹划酝酿的,即使是粗菜淡饭,依然那么美味,那么耐嚼!充满了亲人的情味,满载着故乡的韵味……


王?

奔跑的久了,越来越觉得,有人就有味道,无论年节,往往默默躲在一角,影子已经被喧闹的氛围裹挟……也祝福文汇笔会羊年吉祥……


杨婷 吴念真,俗得贴心贴肺


平远zm

很值得一读的剧评话剧《台北上午零时》不讲大事,只讲小我,却能深深地触动观众的心灵。而反观那些所谓高大上精英艺术,往往看时亢奋,过后淡忘,很难往人的心里去。原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是在谋生,都要回归吃喝拉撒睡,和心灵相通的一定是真实生活的投影,戏剧能让观众笑了又哭哭了又笑,一定也是那些从真实生活里走出来的人和他们的表演。


毛尖 我们不愿意


闫亦木

毛尖老师实在有才,看过你的影评《非常罪非常美》,觉得棋高一着,艺高人胆大。总是能说出一些让人觉得俗非俗的话。


林白

在排队无聊中读毛尖此文,爽!


鲍尔吉?原野 红玫瑰



月白海蓝

爱情是神秘物质,其结果不可预测,内质不可言说的原因就想花草大自然之间无法破译的语言一样!人心之间的隔阂,需要无尽的探索,也许要通过几百万次的求证,才能寻出些规律,避免一些爱情中的无常。


Qunqun

红玫瑰,求婚的花朵,爱情的象征:火热、高贵娇嫩、芬芳、鲜艳。要用真心浇灌,深情滋润,爱情花朵才能保鲜


林谷芳 一个时代与生命的典型



闫亦木

陆陆续续读到关于高仓健的文章,多了解一些就多敬佩几分。一个人的江湖,有些寂寞,但他不为所动,能坚持自己的做人处原则,心静如水。不道他人是非,不理他人褒贬,相比较而言,有些人名声未必有他大,但是傲娇得很,到处指手画脚。



潘澄海

高仓健的离世给中国的五六十岁乃至七八十岁的人,带了深切的怀念和悲伤。因为自从看了追捕以后,高仓健的形象就深深地烙在了中国观众的心上。他严肃,冷峻的外表下,蕴藏着丰富的爱和情,有时语言和台词会显得多余!这是一位多么受人尊散的演技派表艺术家。戏如其人,生活中他信奉尽其一事,再无其他。对父母之孝,对朋友之忠,让人肃然起敬。一举手,一投之间传递着情和爱。正是如此,噩耗传,人们仿佛失去了一个时代的特有情感,惋惜之情难以言表。

----------------------------

对本文有话要说,请回到笔会微信封面页,直接回复。我们将编辑您的留言于每周末发送。

本微信号每天推荐的文章,均为《文汇报》“笔会版独家刊发的稿件,欢迎大家直接分享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不得转载。

联系版权,可发送短信到微信后台。


我们制作了部分作者姓名的关键词回复,以方便大家查阅。


读者只要在回复栏中输入他们的名字,就可看到“笔会微信推送过的相关文章。他们是:

杨绛、汤一介、乐黛云、邵燕祥、黄永玉、宗璞、王安忆、阿城、韩少功、陈平原、刘心武、陈尚君、葛剑雄、迟子建、胡晓明、许纪霖、罗志田、裘山山、叶兆言、张大春、李黎、金宇澄、陈四益、梁小民、林达、董桥、毕飞宇、汪涌豪、李天纲、严锋、毛尖、胡展奋、张新颖、舒飞廉、徐建融、阮仪三、李皖、陈学勇、刘绪源、王周生、陈丹燕、杨扬、谢泳、郜元宝、唐韧、张蛰、李娟、江晓原、俞可、朱天心、唐吟方、唐吉慧、李修文、吴非、李敬泽、谈瀛洲、蔡翔、邵燕君、张定浩、黄德海、王晔、陈辰、沈嘉禄、孔明珠、柳鸣九、唐小为、恺蒂、孙洁、杨好、路明、叶倾城、戴冰、肖复兴、张辉……


您还可发送关键词“一月”,收到五篇我们在一月份推送过的好文:

路明 《今天,写几个上海男人》

方方 《德国老太玛尔塔》

黄轶 《在台北想起李庄》

雍容 《为母十日》

黄德海 《站在姜文一边》


此外,回复1-45之间的任何数字,可获去年的好文推送。


我们以后还会继续完善这个系统,如果您发现自己喜欢的作者尚无关键词回复,欢迎来提醒我们!


点击右上角按钮可以:1分享到朋友圈2查看官方账号关注文汇笔会

更多内容请点下方“阅读原文,或读纸质《文汇报》。


  • 相关阅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