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反腐新举措:纪委上路检查公车后备箱
2015-02-28 23:38:06 来源:决策杂志

辽宁反腐新举措:纪委上路检查公车后备箱

2015-02-28 一流智库媒体 决策杂志 决策杂志
决策杂志 \

juecezazhi

全国一流智库媒体《决策》杂志官方微信,精英人士的随身智库。洞察政经热点,剖析产业趋势,解读政商关系,影响公共决策。


刚刚过去的春节,对于刘伟(化名)来说有些惨淡,往年要发的奖金不辞而别,作为福利一部分的米面粮油也都没有出现在办公室中。

刘伟在辽宁省营口市某机关做了近10年公务员。在多重禁令之下,公务员生态发生着巨大变化,他越发感到公务员难干了。

公车几乎无人敢动、开着私车去办公事、餐费报销必须附带调研通知,多少让刘伟有些不太适应。刘伟说,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搭进自己的钱来维护半公半私的关系。

在刘伟眼中,公务员这种新的生态环境变化还将持续下去。

  节前说好的馒头都没有了

初七,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楼道中,刘伟与熟识的同事拜年。第一天的工作并不算忙,工作节奏仍旧未从春节的假期中完全恢复。“每年这个时候都得调整调整,过年特别疲乏。”

刚过而立之年,刘伟混得不赖,已是他所在机关行政部门的副主任,成了一名副科级的干部。“离开了业务部门,行政方面琐碎的事儿就很多,文件、会议、活动的协调都少不了我们。”

今年春节前,年轻同事间开始讨论着年底单位是否会发一些福利,也有人偷偷向刘伟打听着,他每次都是轻描淡写地回复着“该买什么就自己买吧”。

往年节前,都会根据每人年终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发第13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而今年的年终奖还是不辞而别了。“以前遇到个年节,都能发点福利,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中秋节连个月饼渣儿都没看到。”

在往年春节前,办公室中总是十分热闹,取节前的福利让办公室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一会通知去领大米,过会又通知去领豆油,也会有购物卡,过年时都给老人送过去,这些几乎就不用再买了。”

今年春节前,刘伟和妻子去超市,按照往年发的福利清单,买了米面粮油送到了父母家,“老人还是有这样的情结,觉着公务员的福利就是应该好,要不干吗要干公务员,就去私人企业了。但是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公务员真的没有什么福利了。”

刘伟听说,春节前单位会给每人发一些馒头,发馒头的事情也几乎征得了领导的同意。但是直到腊月二十九,馒头仍旧没有出现在刘伟的办公桌上,刘伟明白说好的馒头也成了泡影。“在其他委办局的朋友说,有的单位发了馒头,也就是一个象征吧,再别的就都不敢发了。发馒头,有的是因为单位领导快退休了。”

车改对基层干部有一定补偿

刘伟所在的城市不大,从家到单位的距离不到4公里。

在业务科室,每到有检查或外出任务时,刘伟都会去车队约车,“给车队的人扔两盒烟,司机也就跟着去了。”

调到行政部门后,刘伟几乎没有外出检查项目的机会,更多的是在不同单位间协调工作,在城区中转来转去。“就好像去别的单位去取文件,没法约车队的车,就开着自己的车去。工作日,我的车很多时间是在办公事。”

在这一年中,刘伟与许多同事一样,几乎没有用过公车,不论是公事还是私事。“车队的人都愿意伺候领导,而我们用车的话还不够跟他们说好话的呢,索性就不用了。”

不用公车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避免找麻烦。在当地许多政府机关的车牌号都是“00XXX”,被当地人称为小号车,而这些小号车则成为了纪检部门重点检查的对象。“尤其是到了年节的时候,纪委的人在街上遇到了小号的车就会拦下来,直接打开后备箱看看里面有没有东西,有没有人送礼了。”

有时候去省城开会,刘伟也不敢开公车参会,有时会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往返,对于公车私用的检查在省城同样严格。“虽然是开会,只要开着外地牌子的车,就有纪检部门的人在检查。在开会之余有可能见个朋友,或者买点东西带回家,一旦开公车被抓到,就说不清楚了,因为很可能会被认定为公车私用。”

刘伟说,对于车改或许仍旧是领导会得到更多实惠,单位中公车本就不多,几乎都是领导在用。改革之后,公车仍旧会让领导长期使用,使用公车后,补助还可能成为领导的一个隐性收入。不过,“车改对于我们现在开私家车办公事的人来说,多多少少能得到一些补偿。”

为了前途自掏腰包请吃饭

一张会议通知送到了刘伟的办公桌上,写明“上午9点区政府会议,午餐自行解决,无车。”这样无车接送也无午餐提供的会议在过去一年渐渐多了起来,跟过去完全不一样,“像这种参加会议的午饭问题,都是我们自己花钱出去吃,没有办法报销的。”

作为行政部门,同事在晚上加班时,刘伟就会为同事订加班餐,不同的是,酸奶和水果都不会在加班餐中出现。“这些加班餐的发票现在都不能报销,所有的餐费发票几乎都没有办法报销。就算我拿着去找办公室主任,他也不敢给签字。”

刘伟的手中攒了一摞加班餐的发票,他的领导都承诺找机会用其他的经费给他报销。“都给做了登记,但是具体什么时候报,怎么报都不知道。”

在众多餐费中,唯一能够报销的餐费必须要贴着调研通知单,证明餐费是由调研等产生的工作餐费用,这样才能顺利通过报销的审核。

“以前,有上级单位或是兄弟单位调研,晚上都会去当地吃一点小吃,这样的费用都能报销的。既为了工作应酬,也能加深一点私人的感情。”刘伟说,而这一年多中,调研中的应酬减少了,但是一些于公于私的应酬仍旧存在。“照旧吃点小吃聊聊天,但这样的应酬已经无法报销了,只能我们自己掏腰包。”

在刘伟眼中,这样的应酬于公是为了积极促成某些项目,以求自己的工作没有白费。“于私是想保持一种算不上朋友的私人关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搭进自己的钱来维护这种半公半私的关系。”刘伟说,四五百元以上的公务消费都要用转账支票,不能用现金,现在现金支出少了很多。需要财政局下支付令,消费都可以通过查询而追到。“福利没有了,工作还是要干,外出工作自己要解决交通和吃饭问题。这一年多,我们都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节奏。”

现在一年攒不下一万块钱

刘伟在成为副科级后,工资从此前的2400元涨到了2700元,这样的工资在他的同龄人中并不算多。“这些钱是扣除公积金之后到手里的钱,跟一些在企业的人相比,我们这些钱确实很少,再养孩子养家养房子,就有些捉襟见肘。”

9年多前,在同学都在找工作时,刘伟一直在复习准备考公务员。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节奏不快,工作舒适,还有晋升机会……刘伟也对成为公务员充满期待,紧张复习后他通过了笔试、面试成为一名公务员。“以前公务员都愿意干,是因为工作体面且收入稳定,养老、分房、吃饭、用车等方面还能得到一些方便,但是现在只剩下纯收入了。已经被别的行业远远甩出几条街了。”

超市中,经常有纪检部门的人,寻找谁在用购物卡消费,发现后便会凑上前去闲聊打听。“去年就这么发现了一个人收了别人送的购物卡,因为他妈妈在消费的时候被纪检的人看到了。”在刘伟看来,对于腐败应该严惩,而对于应该有的福利,在不超标准下还应有所发放。

“现在的公务员岗位就好像围城,没进来的还是想进来,所以考公务员人数并没有真正减少,但是围城内的开始想出去了。”刘伟与妻子每月收入总共5000元左右,交了托儿费、生活费、房贷、油费等后,他们的收入所剩无几,“以前有点福利,怎么说也能攒点钱,现在一年能攒一万块钱就不错了。”

刘伟也常能听到同事在私下里的抱怨,但是都在这个岗位干了十来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早已失去了年龄优势,“到企业人家也不会要我,那种工作强度和节奏可能也接受不了。”

“公务员有点像温水中的青蛙,被短暂的安逸消磨了奋斗的勇气,很多人就成为机关里那些碌碌无为人中的一个。”虽然想过变动工作,但是刘伟仍旧没有离开,他已经失去了变动的勇气。

(来源:北京晚报)

决策杂志
微信号:juecezazhi
  全国一流智库媒体《决策》杂志官方微信,复制微信号搜索可直接关注。




决策杂志四季度精彩文章推荐

回复标题前红色数字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20141031 江苏宿迁正掀起一场新革命,全省没有,全国首创

20141127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标准公布

20141218 从欠债3亿元到实现利润77亿元,谭旭光用了哪些谋略?

20141013 车改的阻力来自哪里?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20141008 宋卫平之“败”

20141118 【职场】无为和大有所为的辩证法

20141021 基层贿选现象调查

20141223 为什么不丹是亚洲最幸福的国家?

20141128 数百县谋求改市 诱惑在哪里?

20141202 不要再羡慕马云,做到这些你也能成功!

20141107 从500强企业的区域经济地图,看中国经济走势

20141023 焦虑的青岛

20141229 恋爱容易结婚难,PPP不是一场“婚礼”

20141125 马建华:一个中层干部如何推动“最难”车改?

20141016 京津冀一体化,河北官员如何闻“机”而动?

20141117 【职场】如何处理与下级的分歧?

20141027 官场小说:温暖的屋子不会下雪

20141127 地方经济“新常态”透露了哪些信号?

20141022 宝洁要淘汰旗下100个小品牌,“瘦身计划”前景如何?

20141020 调查:经济下行中的安徽棋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